“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工银金融租赁总裁丛林:金融租赁业的机遇与挑战

       新常态下金融租赁大有可为,但同时也对其风险管理能力、资产经营能力、全球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智慧去开创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新时代

  我国金融租赁业自2007年国家确定允许银行试点开办金融租赁公司起,经过7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行业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金融租赁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特点

  第一,发展规模和质量效益达到了一个新水平。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统计,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25家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超过1.2万亿元,实收资本876亿元,营业收入611亿元,利润总额158亿元,净利润120亿元。预计到2014年底,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将超过1.3万亿元,净利润约160亿元,与2008年底的水平相比较,均实现超过15倍的增长。

  2014年10月商务部发布的全国融资租赁企业发展情况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共1086家,其中内资试点企业123家,外资企业963家,注册资本金总量2884亿元,资产总额8725亿元,其中2013年新增租赁投放量3864亿元。到2014年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超过2000家;融资租赁合同余额达到3.2万亿人民币,比上年底增加1.1万亿人民币,增长速度超过50%。

  第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得到了新提升。几年来,金融租赁企业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努力做实、做专、做强,结合自身特色,充分发挥金融租赁公司的独特牌照、资金优势,为产业发展增加动力,温暖实体经济,开辟了金融租赁的一片蓝海。例如,从无到有发展飞机租赁业务,打破了国外租赁公司垄断,目前国内金融租赁公司已占据国内飞机租赁新增业务的80%,促进了国内航空业发展;积极支持国产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国商飞C919飞机430架订单中大部分由国内金融租赁公司购买;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充分发挥经济转型稳定器作用,签订船舶、海工平台等海外订单交由国内工厂制造,降低了行业周期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为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内产能输出,开展贴身服务和跨境设备租赁业务;为了配合城镇化战略,改善民生,各租赁公司积极投身轨道交通、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产业,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城市;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融物难题,各租赁公司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