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投银行10月12日讯,9月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8号)、《关于促进金融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9号),从顶层设计的层面强力助推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
若干年之后,如果要在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史上寻找到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的话,2015年将很有可能成为这个里程碑。站在当下的节点上,我们该如何评估融资租赁行业现状;对于一些融资租赁企业热衷互联网金融等热点问题又该如何研判;从长远看,融资租赁的发展桎梏又尚有哪些需要打破?
炒金如何赚钱专家免费指导银行黄金白银TD开户指南银行黄金白银模拟交易软件集金号桌面行情报价工具近日,就上述问题,专访了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荣誉会长、中国融资租赁三十人论坛联合召集人李思明。
作为融资租赁行业的老人,二十多年来,李思明一直留守融资租赁行业,见证了行业的兴衰,可谓行业泰斗。在一个多小时的访谈中,李思明娓娓道来,对于行业的发展历史信手拈来,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真知灼见更是引人深思。
例如,对于当前热闹的租赁搭乘互联网便车现象,李思明就保持了足够的冷静。他认为,由于现有平台在信息披露上不完善,互联网金融解决不了融资租赁业融资难的问题。
在李思明看来,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空间广阔,但短期内难超美国。数据统计、税收、租赁物登记和融资难,是当前融资租赁行业面临的难点和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