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看看大佬们怎么说

9月21日,第二届“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上,各路大佬各抒己见,共商融资租赁发展大计!
 
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杜强:
 
支持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平台建设
 
2014年,天津的GDP达到了15722亿元,同比增长10%。天津在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金融业也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2014年金融业实现增长值1389亿,占GDP比重接近9%。今年上半年金融业实现增长值已经接近10%,已成为天津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天津在股权、基金、融资租赁、综合经营、金融机构体系和服务功能体系、商品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金融后台服务等若干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实验,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其中租赁业已经发展成为天津的优势产业之一,截至今年上半年年末,天津各类融资租赁一级法人公司接近500家,租赁机构资本金规模约占全国1/4,租赁机构的资产规模约占全国1/3,租赁业已成为在全国优势最为明显的聚集区。
 
当前天津有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金融改革创新成果的基础,有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的定位,有着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两个战略、两个结合,发挥两个优势,发挥金融租赁和融资租赁的优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特别是面临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9月7日发布的《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意见》和9月8日发布的《关于促进金融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紧密结合租赁、融资融物,直接服务实体经济的特点,围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诉求,促进我国金融业深化改革,加快构建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
 
重点在三个方面进一步促进租赁业发展:
 
一是持续优化租赁业的发展环境,积极争取国家有关管理部门从司法解释、政策支持、服务措施、市场培育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加大对租赁业的服务扶持力度,鼓励租赁机构创新发展,做大做强。
 
二是推动租赁业务创新突破,在保税租赁、境外资产包租赁、离岸出口租赁等业务模式的基础上,积极组织更多项目对接。特别是重点支持制造企业的转型改造,鼓励采用融资租赁形式来进行设备的换代升级。
 
三是鼓励创新融资模式,支持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平台建设,鼓励租赁企业通过租赁资产交易平台来开展融资业务,推动融资租赁业更好地发展。
 
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吕英博:
 
天津融资租赁企业总规模超过1280亿元
 
在全球经济箫条的情况下,租赁业仍保持较快速度增长。我国租赁业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成为全球第二大融资租赁市场。
 
天津作为全球租赁业发展的创新示范区,其企业聚集、交易规模、业态创新居全国之首。今年4月国家批准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运行,这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模式,促进贸易便利化的重要举措。在天津自贸区的发展方案中,明确提出发展租赁业,推动金融创新。商务部在指导意见中提出将省级商务部门融资租赁管理权限下放自贸区,支持区内企业的创新力度,允许融资租赁公司设立项目子公司,经营大型设备、成套设备等融资租赁设备,并开展境内外租赁业务。
 
这些政策是我们加快租赁业发展的基础和独特优势,天津空港经济区作为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体量最大,投资环境最好,配套最完善。拥有保税区、综合保税区、空港经济区等功能区域,在临空、临港等方面具有区位优势。对业务对接、资金支持、人才引进方面有大力支持,截至8月份,累计租赁企业138家,其中金融租赁公司2家,内资融资租赁3家,外资58家,经营性融资公司61家。
 
我们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一是融资租赁总部类占多数,我区便利的政府服务为金融企业落户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二是企业规模大,总规模超过1280亿元。租赁业务涵盖航天、船舶、交通工具、基础设施、医疗设备等多个行业。
 
三是企业大胆创新,在控制风险的同时积极推动租赁业务,注册了多家跨境人民币投资企业。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一代技术、大众消费品、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超过15000家的企业落户。当前我区面临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深度实施和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历史机遇,我们利用区域产业的独特优势,加快区域发展。
 
我们有专业团队协助租赁业发展,对注册我区的租赁企业十年内给予企业运营资金补贴,对租赁企业在我区设立的SPV公司,购买空客等给予200万元的资金鼓励。
 
下一步有新的措施促进租赁公司发展,促进融资租赁与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业深度融合,发挥融资租赁的资金杠杆优势,解决企业在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促进产品销售和固定资产盘活的实际需求。
 
另外我们已经制订融资租赁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服务建设和资金支持来推动发展。
 
阿曼波&哈勒戴公司董事长兼CEO  Sudhir P.Amembal:
 
融资租赁目前更加强调附加值的竞争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样一个行业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回顾一下历史,看一下在几年之前这个行业的发展情况如何。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面,我们在全球培养了超过75000名租赁人才,并且也帮助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进行《租赁法》的起草。
 
昨天的情况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从2008年开始中国就已经进入了前十名。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发展是很迅速的。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过美国,特别是在中国的租赁行业,可能在未来超过美国。其实数量并不是很重要,质量更重要。我们能否成为租赁业的一个领导者,问题在于会不会有很好的质量。
 
20年之前在美国有5项发展的驱动力,现在对于美国的产业也是非常适用的,我认为对于其他的经济体也非常适用。影响租赁行业发展的5项因素是:
 
1、经济环境
2、融资渠道
3、设备及机械周转率
4、公共政策(监管产业、司法、会计)
5、市场特征
 
竞争的基础是什么呢?有两个基础,一个是价格竞争,一个就是附加值的竞争。在过去的几年间,越来越多地朝着附加值的竞争在转变。
 
挑战在于,首先就是经济的减速,它带来的后果对这个行业是很明显的,比如流动性会减小,资金投资就会很难,违约率也会上升,资本支出会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现象会逐渐显现。二是商业模式会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租赁公司会做贷款,而不是做融资。但我们需要做的是融资租赁,最重要的是要追求真正的租赁,而不只是放贷款。
 
融资形势不太乐观,贷款人会推出一些创新性的产品,他们会意识到一个最大的客户群就是金融租赁行业。所以我觉得这两者之间有很强的关系,我们必须要有创新力、创造力,这样资金就会去找你。在我看来,现在我们这个行业增长还是可以的,更加注重前台,比如市场的发展。非常不幸的是很少有公司注重后台的发展,也就是资产和风险的管控,我觉得这是一个方向,只有做好资产和风险管理之后,才能对整体的发展有利。
 
现在究竟有哪些机会呢?
 
我们现在说要不断增加渗透率,目前渗透率只有4%,但是成熟市场的渗透率一般是20%。对GDP的贡献,中国不到1%,在美国、德国、英国的数字大概是2%。所以你看到中国有差距,这是好事,因为它是机遇,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还有什么其他的机遇呢?目前业务模式和业务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中国在新引进技术方面发展非常迅速,美国也是通过因特网进行融资。但是因特网的融资在美国只是端对端的同行之间,实际上当一些企业引入一些新的商业模式时就会改变整体的业态,比如亚马逊当时网上售书的时候就改变了整个商业模式。同时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政策。
 
未来会怎样呢?租赁行业会有持续的发展,除了活力之外还有很好的恢复能力。美国的行业是能经受这样考验的,我相信中国的租赁业也能经受住这些考验。
 
 
 
中民国际租赁董事长兼总裁王蓉:
 
经济下行时 如何规避风险和进行资产的高效配置?
 
    今年注定对中国租赁业是非同寻常的,国务院发布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改革制约融资的机制,支持融资租赁公司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与银行、信托、保险合作,大力加强租赁业发展力度。《关于促进金融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重点要求调整结构,对“三农”和中小微企业倾斜,加大融资渠道。
 
    如此密集的政策出台,国家对租赁业的扶持可见一斑,也为加快租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政策保障。另一方面,国家“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以及经济下行时期,使得租赁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充分把握时机,实现快速发展成为整个行业共识。大环境的重重利好之下,我们更加期待相关措施的落地。
 
    一、健全行业监管体系和租赁物登记制度,完善财税政策。使用风险补偿、贴息等工具,减少租赁公司的财税压力,优化公共服务环境,逐步建立统一、规范、全面的租赁业标准化体系。
 
    二、拓宽租赁物处置渠道,建立市场化的租赁资产登记平台,吸引各类市场主体,活跃租赁主体的转让。一方面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另一方面提升租赁公司的专业化管理能力。允许符合条件的租赁公司利用多种模式筹集资金,并逐步开放租赁公司与互联网、银信保等机构的对接,利用互联网技术全方位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三、借鉴国际市场上成熟的租赁发展经验,探索租赁公司的专业化发展道路,减少同质化竞争,专注细分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提高租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并加强专业化人才建设,支持引导有条件的高校设置租赁相关专业,为租赁业专业化、多元化、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在行业内外从大政到细则都在欢欣鼓舞,我们也要意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截至2015年6月末,全球租赁业约为3185家,注册资本金超万亿。另一方面繁荣背后是风险的急剧和产品同质化的问题,有特色和全球整合能力的租赁企业并不多见,跨境业务的推动比较乏力,专业化人才相对欠缺。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下,如何规避风险和进行资产的高效配置是我们要思考的。
  
      
 
北京周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杨钢:
 
融资租赁发展尚有2大问题需要解决
 
    中国融资租赁业有30年的历史,前20年是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经过了一些问题,又停滞发展。后10年是重新发展,发展的非常迅速,奠定了很多基础的10年。现在我们有几万人从业,3000家企业。当时也是以外商投资为主,到现在又有银行、证券公司、大型国企、民企。可以看到投资人对整个行业是非常看好的。
 
    我们也看到很多公司有各种退出渠道,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发展基础。不过行业环境在不停地改变,存在一些小的问题,不过还是非常向好的。国家对这个行业的支持,这既是机会,也是压力,因为环境的改善,导致业内都很兴奋。不过如何把这个融资租赁做好,还是有两个问题。
 
        第一是融资租赁公司如何确定好的商业模式,这是非常关键的。
 
    第二是行业人才的培养,普遍来讲我们的从业经验非常少,如何让这些人员尽快适应行业发展,这是很大的挑战。
 
    这个行业是金融与产业结合的行业,如何使这些人才在行业中发挥他们的知识背景,一个实质性的融资特点就是融资融物,这是很大的挑战,因为大家从业超过10年的很少,超过5年的也不是很多,多数人在2012年之后进入这个行业,所以这是一个挑战。
 
    外商租赁协会是中国成立最早的拥有最多会员的协会,我们是想帮助全行业改善经营的环境,促进行业的交流。尤其是促进行业人员的发展。
 
     我自己会把2015年作为未来十年发展的新元年,期待在下一个十年中,我们的融资租赁可以在今天良好的基础上真正地发展起来,能够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尤其是支持一些创新型的业务模式方面,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能成为有别于传统金融的一个金融工具。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