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金融业的崛起,租赁与金融进一步结合,融资租赁成为浇灌实体经济的源头活水。截至目前,重庆市两江新区辖区内共28家融资租赁企业,占全市数量的76%,注册资本金合计10.6亿美元,投资总额11.46亿美元。其中,经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全市仅有昆仑、渝农商金融租赁公司2家,均落户于两江新区,并实现了快速发展。
渝农商金融租赁开业半年突破双百亿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其中金融租赁在增加资金融通、盘活资产、调节负债、促进销售、税务筹划等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实体经济的繁荣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的稳健发展更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土壤,金融租赁宗旨就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渝农商金融租赁公司相关人员表示,与其他金融工具相比,金融租赁公司可以更好地发挥灵活、高效的优势,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从渝农商金融租赁公司获悉,该公司开业仅半年租赁资产余额、业务投放额均突破百亿元大关,重庆企业累计投放70.5亿元,项目金额近70%,其中在两江新区投放23.5亿元,占全市总投放量30%,在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中实现了良好开局。
据介绍,渝农商金融租赁公司是由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重庆两江金融发展有限公司、重庆捷力轮毂制造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它是中西部首家地方性银行控股、民营参股的混合所有制金融租赁公司。该公司以重庆为“根据地”,结合重庆五大功能区定位,重点支持三农中小、公共事业、能源资源、装备制造等领域。
今年以来,渝农商金融租赁以设备租赁方式,重点支持了五大功能区中涉及的物流仓储、环境治理及保障房建设等社会民生板块。开业半年来,通过租赁方式加速企业设备更新升级,累计帮助企业合理节税超过1100万元;通过售后回租业务模式为重庆化医等8个企业盘活存量设备资产35亿元。今年5月,渝农商金融租赁仅用3周就完成悦来会展中心了项目投放,在半个月时间里,重庆保税港区也获得了6亿元储备资金……同时作为金融租赁公司在还款方式上也可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灵活设置。
各路资本抢滩融资租赁市场撬动产业发展
在重庆,融资租赁市场成为各路资金抢滩的重要投资目的地。截至目前,在重庆设立的独立法人融资租赁公司达到37家,注册资本金规模超过130亿元人民币,租赁资产规模已近250亿元人民币。根据规划,年内重庆融资租赁企业将通过增加注册资本金、举借外债等方式新增50亿元人民币投资,形成租赁资产,助推当地的飞机、医疗设备、工程机械、平行进口车等进口租赁业务发展,力争2015年底通过融资租赁实现进出口额200亿元人民币左右。
近年来,两江新区通过融资租赁方式,撬动产业发展。如重庆两江航空产业投资集团分别与新疆、云南以及一家金融租赁公司签订协议,以融资租赁方式,批量购买在两江新区生产的皮拉图斯系列飞机,用于航空摄影、气象探测、航空遥感、空中巡查、应急救援、商务包机及短途通勤等通用航空经营项目,形成“空中巴士网”,大大拓展了重庆的飞机市场。上半年,两江机器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也正式成立,重庆的中小企业无需花费大量购买资金,也能将机器人请到工厂解决技术难题了。
据悉,两江新区作为内陆开发开放的重要窗口,大力发展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创新型金融业态,不但有效解决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题,也给新区金融改革带来新气象。随着阿里巴巴小贷、海尔小贷、苏宁小贷等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汇聚,新区正成为各类金融要素聚集的重要平台。在融资租赁方面,辖区内共28家融资租赁企业,占全市数量的76%,注册资本金合计10.6亿美元。其中,金融租赁公司2家,占全市100%,昆仑和渝农商两家金融租赁公司均落户于两江新区,注册资本金合计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