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首部《融资租赁蓝皮书: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4~2015)》在京发布。
报告分析认为,融资租赁在社会资本形成、拉动产业升级、促进就业以及扩大出口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与商业银行、信托、保险等传统金融行业有较大差距。我国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仍然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15%~30%水平,这充分反映了融资租赁这一金融工具服务实体经济服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租赁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缺乏完整产业链、监管制度不健全、专业人才匮乏、缺乏配套政策支持等诸多问题。
结合我国租赁市场发展阶段、国内外经济环境,报告提出推动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一是多渠道解决租赁企业的融资问题;二是探讨建立行业监管的部际协调机制;三是进一步加大对租赁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四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五是积极推动建立融资租赁登记制度;六是加快融资租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七是鼓励部分地区开展“先试先行”。
同时,报告也认为,在“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新常态经济条件下租赁行业发展将面临五大战略机遇:一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释放巨大融资租赁需求;二是城镇化和工业化为融资租赁业提供发展空间;三是深化金融改革为租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四是互联网金融成为融资租赁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五是监管环境优化为融资租赁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