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经营性租赁可以视为表外融资。”这样的理念被每个租赁从业者所熟悉。而更为行业人所知的,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由于表外融资为投资者所诟病,推动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联合发布了租赁会计准则的讨论稿,意在使承租人的会计处理中不再区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会计。该改革方案成为全球租赁行业相关人士关注焦点,资产如何处置、信息如何披露,都影响着租赁行业的市场表现。
3月22日, Amembal &Halladay董事长、新国际租赁会计标准制定人之一 Shawn Halladay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融资租赁方向课程班开班典礼上,对国际租赁会计的变革现状和中国目前的租赁市场发展情况做了简要分析。他认为目前市场上对租赁会计变革产生的影响过于夸大,而且根据中国融资租赁市场的发展和业务模式来看,租赁资产入表对行业的影响很小。
Shawn Halladay称,经营租赁的租赁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几成定局,但比起对承租企业的影响,作为出租方的租赁公司所受影响其实非常小——比起资产出表,增值服务、现金流、资产管理和税收结构都是承租人选择租赁作为融资方式时,更加重要的考量因素。特别是在目前阶段,中国的租赁业务模式大多还是简单租赁,甚至是类信贷业务,经营性租赁在中国开展的还非常少,使得经营租赁资产入表对于中国租赁公司的影响非常非常小(very very small)。
中国财政部会计司处长王鹏在同一场合表示,根据2010年4月发布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将必然遵从国际会计准则的最终结果来修订。“我认为国内的企业应该多发出自己的声音反映到财政部,提出符合我国特色的趋同意见,毕竟新租赁会计准则的修订与实施终稿一经生效,将强制执行,对我国企业将产生重要影响。”
自2010年8月,IASB和FASB联合发布了第一版租赁会计征求意见稿后,全球的租赁行业相关人员都在担心由于承租人无法再利用表外融资美化报表,且需要做出大量信息披露,承租人的财务业绩比率将受到重大影响,从而影响到融资租赁企业的生存。FASB发行的公开材料数据表明,截至到2013年10月,理事会收到的关于征求意见稿的618封邮件中,绝大多数的反馈都表示重大关切,和ELFA立场基本一致。作为中国租赁业的代表之一,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也给出了反馈意见,认为新版的征求意见稿显得过于复杂,对其可能给现有业务带来的冲击以及潜在的高实施成本感到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