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对于航空公司而言,如果运力增长超过了业务增长的幅度,通常会通过老旧飞机退役,或者取消、推迟新飞机订单的方式来减缓运力增长速度,但是一些航空公司找到了新的处理方式——把飞机出租给有需求的航空公司。
日前,中国民营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有限公司悄然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成立了一家专事航空租赁业务的公司,从而将业务从航空及旅游扩大到了航空金融产业。这种新模式对于航空公司来说皆大欢喜,但显然对于一些飞机租赁公司而言并非好消息,对于飞机制造商来说也将面临着如何处理与不同类型客户之间关系的棘手问题。
春秋进军航空租赁
“我们成立这家公司的主要目的还是为自己的航空公司服务,”春秋航空新闻发言人张武安11月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春秋航空的目标是在2018年机队规模达到100架,在上海自贸区设立租赁公司可以利用政策优势降低购机成本。”
自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其在租赁业务方面的支持力度以及未来成长空间,便开始被正在拓展金融租赁业务的内资银行所注意。
特别是在国务院去年9月印发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提出“允许和支持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在自贸区内设立项目子公司并开展境内外租赁服务”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也在去年年底发布,其中亦提出“经批准,允许金融租赁公司及中资融资租赁公司境内融资租赁收取外币租金,简化飞机、船舶等大型融资租赁项目预付货款手续。”
一位国内某银行下属租赁公司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政策优惠是在自贸区设立租赁公司的最大优势,特别是在贷款利率上的优势对于涉及资本量巨大的租赁业务来说不仅仅是融资成本的降低,更是利润空间的提升。
而对于飞机进口税率的优惠或许也将成为上海自贸区发展航空租赁业务的优势之一,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上海自贸区将探索配套税收政策,拟对区内注册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及项目子公司,实施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的试点政策。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从境外购买空载重量在25吨以上并租赁给国内航空公司使用的飞机,减按4%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对于去年9月刚刚由4%提升为5%的进口干线飞机增值税的税率而言,这一政策一旦落地显然也将降低购机的成本。
春秋航空的IPO申请在10月中旬刚刚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即将首次登陆资本市场。按照其IPO方案,计划再募资25.3亿元资金,所募资金主要用于购置不超过9架空客A320飞机和3台A320飞行模拟机,并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截至11月初的非官方统计资料显示,春秋航空目前一共运营着45架A320系列单通道飞机,按照运力规划目标,未来四年里平均每年将接收超过12架新飞机。
“我们之前的购机计划依然按照签订的协议执行,在这之后将通过自己的租赁公司来引进新飞机,”张武安表示,“通过资本运作方式比较灵活,在市场需求好的时候可以满足自身的运力需求,而市场需求不好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把飞机转租出去的方式降低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