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惠誉:中国飞机租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惠誉评级近日表示,中国的飞机租赁公司在国内快速发展的商用航空市场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加强了与国外租赁公司的竞争。虽然国外的租赁公司仍在中国市场中占有最大份额,但国内公司越来越多地从飞机制造商直接购买飞机,增加飞机数量,拓展国际市场,以提高竞争力。

  中国银监会自2007年起允许银行成立飞机租赁公司。中国最大的五家银行和一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由此开始以经营租赁业务为基础,从事商用飞机租赁业务,提高银行的业务多元化水平,并为其现有航空公司客户提供更多服务。

  中国最大的两家租赁公司—国银租赁和工银租赁,目前分别占中国飞机经营租赁市场份额的8%左右,并正在积极扩大飞机数量。中国的投资者也表现出对较大的租赁平台的兴趣,这从2012年中国几家机构联合成立的投资财团未能从美国国际集团成功收购国际租赁融资公司的案例中可见一斑。中国银行是唯一一家在海外(新加坡)拥有飞机租赁子公司的机构。中银航空租赁的战略更偏向于传统的飞机租赁公司,主要在境外市场从事租赁业务,与其他国内的租赁公司不同。国内市场中也出现越来越多小规模、独立的飞机租赁公司,进一步加剧了竞争。惠誉认为,规模在飞机租赁行业中非常重要,未来几年将出现小规模企业的整合。

  中国的航空公司对新飞机的需求可能会对国内的租赁公司带来挑战。在初始租赁期(一般为10-15年)结束后,租赁公司可能会被迫收回飞机重新投向市场。技术先进、销售团队能力较强,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租赁公司,更有实力将飞机投向国际市场。国银租赁、工银租赁和交银租赁已在都柏林设立分支机构,扩大团队并发展更加多元化的租赁业务基础。

  飞机制造商与中国的航空公司的大多数飞机购买业务,以售后租回(SLB)交易的模式进行,但目前已有几家租赁公司开始直接从飞机制造商购买。工银租赁在过去两年中尤其积极地从飞机制造商直接购买飞机。售后租回比直接购买更具竞争性,因此导致租赁利率较低—尽管承租方评级较高,且不存在与订单相关的风险。中资银行持有的大型租赁公司一般比国内的航空公司更容易从资本市场和境外美元融资渠道获得资金,因此能为新飞机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采购渠道。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