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一个支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是杠杆,撬动的是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在日前举行的“建设中国上海自贸区,以更大开放促进更深入改革”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表示,自贸试验区是36年改革开放的第四波浪潮,是中国一次前所未有的“自我开放”,更是一场制度改革“大戏”。
周汉民表示,国务院调整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32部相关法律在区内暂停实施;“一行三会”先后出台51条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的政策措施,都是无条件为上海自贸区开道。近期自贸试验区在金融、航运、商贸、专业、文化和社会服务等6个领域功能已逐渐凸显。比如,在金融服务领域,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展开,利率市场化、汇率国际化、人民币境外使用扩大化等正稳步推进。
此外,在自贸试验区发展方案中还提到了不少新型业态,包括鼓励发展电子商务、融资租赁、高端维修、大宗商品交易、探索离案贸易等,其中融资租赁是上海自贸区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不过,在周汉民看来,上海自贸区6大领域18个行业的开放创新,只是初步试水。
论坛由长宁区政协主办,上海快鹿投资集团、解放日报“自贸直通车”协办,支持单位包括上海东虹桥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虹桥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鹿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