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在IPO停发,银行“钱荒”,信托丧失牌照优势的这一年,融资租赁行业无异于金融界的一枝独秀,在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向产融结合。
“我国融资租赁业已经有将近2万亿元的规模,超过了证券行业,也接近了基金行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在"2013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年会"上这样表示。
***融资租赁逐渐渗透到各个产业中***
9月16日,亚夏汽车全资子公司芜湖亚夏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被确定为第十一批内资融资租赁业务试点企业。宏源证券分析师何亚东在其研究报告中称,亚夏汽车每年3.5万台的年销量中约20%采用消费贷款方式,公司计划将其中50%转化为融资租赁客户,该部分业务明年预计将贡献2500万利润。
而华创证券王炎学认为,融资租赁业务开启汽车经销商增值业务稳定赢利时代。他指出,汽车经销商赢利模式与互联网商业模式存在天然共通之处,即通过传统零售业务免费(零利润)来获得用户粘性,进而通过增值业务(分期贷款、融资租赁、售后维修、保险、二手车等)获取利润。
和佳股份也许是医疗器械行业最特殊的一个上市公司。近日,和佳股份因其优秀的业绩和特殊的商业模式引发基金频频调研。
12月9日,公司称,拟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8,850万元向恒源租赁进行增资,完成所有增资后,恒源租赁的注册资本将达到人民币43,850万元,公司将占恒源租赁增资后注册资本的96.579%。
和佳股份副总裁毕飞飞表示,公司以前通过第三方租赁公司完成的有40%多的收入现在均由自己控股的恒源租赁完成,节省了利息差、保证金和厂家的服务费。
第三季度,公司实施的医院整体建设项目部分合同实现销售收入3,511.07万元,公司称:“整体建设项目大部分是通过恒源租赁公司完成的。”
而11月25日,和佳股份与郑州人民医院医疗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投资运营作价8900万元的核磁共振项目,也是在探索融资租赁业务的新模式。
作为融资租赁行业领跑者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则把焦点更多的放在大飞机和船舶业上。
10月底,兴业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兴业租赁公司”)向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预订20架大飞机,使得C919订单总数突破400架,兴业租赁公司成为其第16家用户。
11月18日,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签署10.05亿美元融资协议,用于支持工银租赁购买太平洋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51艘海洋工程辅助船,并出租给法国波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据业内人士向大智慧通讯社透露,今年以来,工银租赁已经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金融租赁公司。
***融资租赁政策进一步完善***
12月13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3]106号),规定合格的出租人开展售后回租业务,本金部分将无需开具增值税发票,部分解决了困扰业内已久的“营改增”问题。
12月16日,银监会发布《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符合条件的境内外商业银行、境内制造企业、境外融资租赁公司、其他境内法人机构以及其他境外金融机构等五类机构均可作为金融租赁公司的发起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的《办法》将给金融租赁行业带来诸多利好,金融租赁市场主体以及资产规模有望加速扩容。
而业界呼吁已久亟待解决的融资租赁信用体系建设问题,似乎也有了一丝曙光。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相关人士介绍,融资租赁登记系统在天津市进行试点,在司法方面先行先试,使得天津市融资租赁法律环境得到很好改善。央行在积极配合最高法院融资租赁司法解释工作,希望推动法律效应继续上升,未来或会推行到全国。
融资租赁业在法律制度上也迎来了突破,最高人民法院一位核心人士在“2013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年会”上表示,融资租赁合同司法解释项目进展顺利,融资租赁司法解释文稿已修改完毕,正在报批过程中,“原打算年内出台,但是后来改为大约明年春节后发布”。
“最高院充分考虑了行业现状和主管部门意见,明确不应以承租人和出卖人实为同一主体否定售后回租法律关系,同时,回避了对特殊租赁物的法律关系界定。”上述最高院人士称。
***融资租赁企业将从自贸区获益***
而2013年,对于融资租赁行业最大的利好,恐怕莫过于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据业内人士向大智慧通讯社透露,现在已有多家租赁公司,包括很多银行的租赁子公司,都已进驻上海自贸区。该人士认为,未来自贸区的租赁公司和银行,或会通过进行海外低成本的融资,更好的开展自贸区融资租赁的业务。
上海自贸区方案“允许将试验区内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或金融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项目子公司纳入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范围。”“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这些政策普遍被认为会为租赁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特别是飞机、船舶的租赁业务将迎来大量增长。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自贸区的设立和发展依托于新的陆上及海运线路开辟,而新航线的开辟和贸易发展,首先会带动国内船舶、铁路、航空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将加速医疗、教育、电子信息、环保等新兴产业持续增长;预计1-2年内融资租赁规模可在现有基础上提升至3.75万亿,长期内按照融资结构测算可超过7万亿。
国泰君安也有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的租赁业务有望从目前的1.55万亿元提高到3万亿元,特别是受益于自贸区的优惠政策,飞机租赁业务量将有望得到极大提升。
10月底,交银租赁宣布完成了上海自贸区内的首单飞机租赁业务--把一架波音737飞机出租给扬子江快运航空有限公司,不过此笔业务并非是通过上述的专业子公司,而是通过其原本已有的项目子公司(SPV)完成。
而有多位业内人士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已进驻自贸区或仍在观望的融资租赁企业,都在等待政策的最终落地,然后才能有所行动。
2014即将到来,营改增的问题是否能够最终解决?《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落实情况到底会如何?融资租赁行业信用体系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自贸区到底给融资租赁企业带来多大的利好?我们拭目以待。无论怎样,融资租赁在中国将会蓬勃发展,似乎是一个不会变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