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融资租赁中国信息网11月30日报道:“上海租赁行业综合信息服务与交易平台”今天正式启动,该平台是上海市商务委主导推进、并委托行业协会具体实施建设的全国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具有政策发布、信息查询、统计分析、专业服务、资产交易等功能,打造覆盖全行业的公共服务体系。
近年来,上海融资租赁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能级不断提升,各类社会资本纷纷进入融资租赁行业。截至2013年10月31日,上海全市共有各类融资租赁企业203家,其中: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12家,外商投资融资租赁企业187家,金融租赁企业4家。融资租赁资产总量约6000亿元。
在今天的启动仪式后,还举行了自贸区大环境下租赁转型与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在自贸区大环境下,融资租赁行业面临新机遇。在国务院通过并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融资租赁是创新与开放的一个重要关注点。试验区内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或金融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项目子公司将被纳入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范围。
对试验区内注册的国内租赁公司或租赁公司设立的项目子公司,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从境外购买空载重量在25吨以上并租赁给国内航空公司使用的飞机,也可享受相关进口环节增值税的优惠政策。除此之外,《方案》也扩大了租赁公司的业务经营范围,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并声明融资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
专家指出,此次放宽试验区内单机单船租赁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有助于推动更多单机单船项目公司成立,逐步改变中国飞机船舶长期为外资所垄断的现状,促进中国融资租赁业务的快速发展。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开展商业保理业务,有助于融资租赁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然而,在整体发展良好的背景下,也有专家指出,融资租赁行业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专业性人才缺乏、市场机制不完善等等,行业公共服务和专业服务需求十分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