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中银租赁20年持续盈利 总资产超过100亿美元

 

       2013年11月25日消息:中银航空租赁私人有限公司(“中银航空租赁”)今天(25日)喜迎二十周年华诞,实现了二十年持续盈利记录,成为全球飞机经营性租赁行业的亚洲领跑者。中银航空租赁成立于1993年11月25日,前身是新加坡飞机租赁企业(S.A.L.E.)。

  中银航空租赁目前拥有233架自有和代管飞机。自有飞机平均机龄小于4年,是业内机龄最年轻的机队之一。本年度内,中银航空租赁自中国银行(601988,股吧)收购以来的累计税后净利已超过10亿美元,公司总资产超过100亿美元。

  中银航空租赁是首家设立于新加坡的飞机经营性租赁公司,公司超过70%的员工为新加坡公民或长久居民,为新加坡飞机专业能力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中银航空租赁现已拥有来自14个国家的116名员工,在新加坡、爱尔兰都柏林和美国西雅图均设有分公司。

  中银航空租赁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马锐博先生说道:“我们的成功归功于二十年前新加坡航空公司和波良航空服务公司的远见,他们在1997年引进了淡马锡控股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作为股东。原始股东完成的基础工作自2006年12月中国银行收购以来得到进一步加强。我们要感谢所有过去和现在的合作伙伴,尤其要感谢我们专业的员工团队在过去二十年中的支持,我们期待与大家共同谱写公司下个阶段的辉煌。”

  自2006年12月中国银行以32.5亿美元的企业价值全资收购以来,中银航空租赁的资产至今已经增加了两倍以上,超过了100亿美元。

  无论是公司前身新加坡飞机租赁企业还是自2007年重新命名后的中银航空租赁,其重要标志之一是拥有稳定的管理层团队。公司成立之时由John Willingham任总经理直至1998年7月,之后一直由马锐博担任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

  值得一提的是,管理层团队带领公司成功渡过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9月11日美国恐怖袭击之后引发的航空业危机,以及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在这些充满挑战的时期内,管理层持续实施反周期战略。

  此外,公司持续展现其作为亚洲资本市场领先创新者的能力,并于2000年首次进入新加坡债券市场。在缜密的战略指导下,公司于2012年6月获得了投资级企业信用评级,实现了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成为中国获此殊荣的首家银行附属公司。

  拥有信用评级后,中银航空租赁于2012年9月成功发行了首笔5亿美元五年期基准债券,随后于今年年初发行了5亿美元十年期基准债券。最近,公司又实现了新的里程碑,成为首家进入人民币资本市场的全球性飞机租赁公司,通过发行五年期债券成功筹资15亿人民币。

  作为新加坡航空公司项目组创始成员之一的彭添发(Phang Thim Fatt)先生,现任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他表示:“我们在新加坡经营发展是与新加坡政府尤其是经济发展局的前瞻性政策成功协作的结果。在新加坡设立公司使中银航空租赁贴近财富管理和航空业领域中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此外,中银航空租赁还得到47家银行的大力支持,公司感谢他们在这20年里所给予的大力支持。”

  今后,中银航空租赁希望能利用已有的成就,将亚洲日益增长的财富引入到全球航空公司及飞机行业的融资需求上来,该行业有着不断增长的资本需求。

  中银航空租赁在债务和股权方面都有着强健的来源以支持公司在资本密集型的航空业周期中持续增长。公司将继续通过向制造商直接订购飞机和向航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保持增长。

  副总经理兼首席商务官唐力夫(Steven Townend)说:“我们的股东中国银行在航空融资领域已有40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国际化的银行。凭借实力如此强大、经验如此丰富的股东支持,我们能够提供更多的产品并相对地在规模上能满足全球所有客户的需求。我们能够在周期的各个时点向客户提供持续的支持,近期我们与南方航空(600029,股吧)和长荣航空之间的交易就是很好的明证,这两个航空公司是公司最初成立即S.A.L.E.时的最早的客户,我们十分高兴能在过去一年中扩大了与这两位老客户的合作关系。”

  今天,中银航空租赁是亚洲领先的飞机租赁公司,拥有233架自有和代管飞机,服务于全球54家航空公司,公司另有102架飞机实单。在公司历史上,已有来自48个国家的102家航空公司成为我们的客户。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