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融资租赁等新举债方式迅速扩张 隐蔽性强监管难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我国首次启动的对中央、省、市、县、乡镇共五级政府性债务全国审计目前已进入实地对账、对物阶段,此次新增对融资租赁、垫资施工、延期付款等新的举债方式形成的地方债审计。专家认为,这些融资方式隐蔽性强,不易监管,蕴含新的风险隐患。

  对比36个地区2010年底和2012年底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可以看出,银行贷款占比下降5.6%,地方债券增长62.32%,其他单位和个人增长125.26%。“其他单位和个人”增幅如此之高,主要就是因为融资租赁、集资等这些新的举债方式迅速扩张。

  人大财经金融学院教授涂永红:当时政府监管以后,银行不贷款给这个融资平台,但是它的项目已经开工,停下来损失会更大。它急需资金,正规的渠道又没有,那肯定是民间集资。民间集资的利率因为有风险,所以它要求的回报比较高,它认为政府的项目最终会由政府买单,认为不会违约,确确实实也有很多滥发债券,不计成本的倾向。

  这些新的举债方式筹资成本普遍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涂永红分析认为,高利率的背后隐藏着高风险。

  涂永红:如果通过信托往往是很难把债务记在地方政府的头上,按照现有的,比如说债券债务、资产负债进行审计的时候,是很难查出来这个债是属于地方政府的债务。有一定的隐蔽性。

  首都经贸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焦建国认为,此次审计有望找到降低风险的途径。

  焦建国:现在最需要的是审计清楚之后,把这些渠道做一些归纳,哪些渠道的风险大一些,哪些渠道的风险小一些,哪些渠道更规范,最终还是要透明,透明才能控制风险。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