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随着金融租赁队伍的扩容,探讨当前形势下如何发挥自身的特色,支持中国经济发展并关注经济结构的调整,走出一条金融租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众多金融租赁公司讨论的议题。在金融租赁公司队伍中,不具备资本实力,没有银行或大型央企背景的金融租赁公司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如何抓住当前融资租赁发展的机遇,壮大自身实力,扩大行业的影响,发挥金融租赁在行业中领头羊的示范作用,值得思考。
稳中求进谋发展
在20余家金融租赁公司中,具有商业银行背景、资产管理公司或大型央企股东背景的公司在注册资本金、业务发展和规模上占据绝对的优势。而不具备资本和资金来源优势的河北金融租赁如何创造性的发展呢?河北金融租赁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与其同期成立的15余家金融租赁公司后来或重组、或关停,如今已剩不下几家做租赁了。不从事租赁业务,变相放贷是许多金融租赁公司没落的原因。基于此,河北租赁从认真研究租赁业发展规律入手,解放思想,抛弃了“二银行”的旧模式,以“风险管理、创新驱动”为工作的双重心,在确保经营“守住底线、不闯红线、不碰高压线”的前提下,按照“理财是基础,促销是支柱,融资是杠杆”切实服务实体经济的业务定位,调整了公司的发展策略,这一策略也使得公司连续9年实现了稳定增长,连续9年被监管部门授予“无案件机构”荣誉称号,9年时间里资产规模增长了14倍。河北金融租赁总裁徐敏俊认为,“离开了创新,河北金租将没有实力与其他银行背景的金融租赁公司竞争,离开了服务实体经济,将无法突破发展困局,甚至走入死胡同。”这一观点也得到金融租赁业内的认同,一些专业人士认为,当前租赁公司有些业务属于“类银行业务”,实际上是打着租赁公司的牌子做着银行业务,与银行业务高度同质化。租赁业的这种缺陷,对于行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做“真租赁”成为当前融资租赁的主流呼声。
补充资本扩规模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的经济是一种由银行主导资源配置的经济。在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之下,具有商业银行股东背景的金融租赁公司具有天然的优势。我国当前600余家融资租赁公司中,具有商业银行股东背景的10余家金融租赁公司就占据全行业资产规模的1/4强。在最近一轮的资本扩充阶段,国银租赁、工银租赁和民生租赁纷纷将注册资本金扩大,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业务发展需求。而新成立的皖江金融租赁、华夏金融租赁注册资本金也都在10亿元。新生力量的崛起同时也给传统的老牌金融租赁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扩充资本金也成为其必然的一个选择。今年3月,河北金融租赁完成了增资扩股,注册资金由5亿元增加至15亿元,这距离上一次增资扩股已经过去了9年。该公司人士表示,伴随着资本金到位,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风险承受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融资租赁优势,不断创新服务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模式,积极探索租赁业务衍生产品,快速培育专业化服务能力,实现融资租赁“配置社会资源,提升企业价值”的理念。通过优化配置资源,为社会提供更经济更便利的使用价值,是现代租赁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基本规律,也是河北租赁近20年探索所得。
银租合作走捷径
2012年以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金融脱媒日益突出,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例已从1995年的96%下降到目前的50%左右,这就为银租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基于对我国金融混业趋势的预判,河北金融租赁探索出了一条金融租赁开展银租合作的道路。公司对业务渠道营销模式进行横向拓展,在稳定自拓业务市场的同时,2012年经合作银行推荐项目并完成投放比例占全年投放额的38.52%。这些项目不但有效弥补了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接口错位问题,提高了银行服务辐射能力,也改善了银行的收入结构及收益水平,更维系了优质客户、拓宽了资金出口、调剂了流动性需求。同时公司还积极拓展同城市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农信社、保险(放心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有力保障了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企业租赁项目的资金需求。目前,该公司跨区域、跨市场的同业合作联盟框架已经形成。
放眼租赁市场不难发现,在租赁公司积极寻求合作伙伴的同时,许多商业银行也加大了与租赁公司的合作。业内人士认为,在银行资金的多元化投放大趋势下,银租合作的机会将在未来几年内蓬勃发展。金融租赁公司与银行的单向依赖关系将逐步演变为双向依存关系,金融租赁公司以债权物权相结合、融资融物相结合的独特服务实体经济平台势必成为银行资金灵活投放的重要通道。融资租赁作为一种资产金融,它必将成为社会资金配置的一个重要补充,承担起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企业发展的责任,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层次融合发展,这对于寻求突破的河北金租而言正是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