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主办,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专业委员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联合承办的“第四届中国金融租赁年会”6月14日在天津召开。本届年会以“金融租赁助力中国经济升级”为主题,天津市副市长任学锋在致辞中表示,融资租赁业已经成为天津金融改革创新主要成果和亮点之一。2012年天津市融资租赁合同余额已从2010年的1300亿增加到3000亿,增长1.3倍。融资租赁合同余额占了全国四分之一。
任学锋还透露,天津近期已向国务院上报了天津东江保税港区深化租赁业改革的试点方案。从租赁业行业准入、税收政策以及管理模式创新,融资渠道建设以及租赁资产交易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能够加快租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要求和建议。
任学锋介绍,2012年天津市经济增长16.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8万美元,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五年一直排在全国前列,综合实力也跃上新的台阶。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做到坚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与增强金融服务功能相结合,坚持金融改革创新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金融改革创新与金融风险防范相结合。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金融开放方面等先行先试,全市金融业规模放大,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建设也得到了显著的加快,资产经营质量也在明显提升,金融生态环境在不断完善,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天津充分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支持和引导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创新发展,努力营造一流的融资租赁发展环境,打造租赁产业的集聚地,初步形成了天津融资租赁业的聚集效应和比较优势。天津融资租赁业已经成为金融改革创新主要成果和亮点之一。在国家相关部委从机构设立、出口退税、增值税抵扣、合同登记、司法政策等多领域对天津租赁业的发展的支持和指导下,天津自身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促进融资租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市租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做好融资租赁登记和查询通知等政策措施,维护了融资租赁交易的安全,保护了融资租赁公司的合法物权,提升了天津市融资租赁业的政策环境,吸引了各类融资机构来天津的发展。
为适应融资租赁业的快速发展,天津加强人才的培养,南开大学设立了金融租赁研究中心,也招收了金融租赁专业方面的人才,像硕士研究生,从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方面也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各类租赁公司也充分利用天津的良好发展环境,积极探索开展新型融资租赁业发展,如单机、单船租赁业务,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飞机保税租赁业务,船舶离岸租赁业务,跨境人民币结算租赁业务等一大批新的产品。
自2010年到2012年,天津全市各类融资租赁法人机构由22家增加到116家,增长了4.3倍。注册资本有242亿增加到165亿,增长了1.3倍。融资租赁合同余额从1300亿增加到3000亿,增长1.3倍。融资租赁合同余额占了全国四分之一。
任学锋最后表示,当然,由于融资租赁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行业规模也较小,业务模式还不太成熟,融资租赁公司在开展业务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资金规模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融资租赁业务与信贷业务还有雷同的方面,缺乏特色等等。去年年底实行的“营改增”政策,融资租赁公司在税收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出口,租赁的增值税免税申请细则,现在还没有。经营租赁业资金成本不能在增值税前扣除等等,这些方面还制约着融资租赁的发展,当然还包括项目融资,增值税发票实行属地管理等等限制问题,这些问题恐怕也会对融资租赁业发展带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