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6月7日,“2013中国租赁年会”在“融洽会”期间召开。会上,中国国际商会租赁委员会主席杨海田从宏观角度,介绍了中国融资租赁业的现状。
他介绍,1月13日,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文,再次批准19家内资租赁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试点,至此,国内内资租赁企业达到99家,比上年底新增19家;外资租赁企业继续快速增加,5月底,总数约达到540家,比上年底新增约80家;5月28日,华夏金融租赁正式开业,金融租赁企业增加到21家。依此统计,截至5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约为660家,比上年底的560家约增加100家。杨海田预计,租赁企业在2013年年底,总数将超过800家。
杨海田说,到5月底,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18000亿元人民币,比年初15500亿元增加约2500亿元,增长幅度为16%,其中,金融租赁合同余额约7000亿元;内资租赁合同余额约6400亿元;外商租赁合同余额约4600亿元。预计到年底,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将超过20000亿人民币。
杨海田介绍,2月20日,兴业金融租赁完成了15亿元的增资计划,注册资金达到50亿人民币。与此同时,东联租赁,平安国际租赁等一些外资和内资租赁企业也在不同程度地增资,加上新组建的内外资租赁企业,行业注册资金约达2100亿人民币,比上年底的1850亿增加250亿。
他预计,到2013年底,行业注册资金将超过2500亿人民币。
杨海田表示,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对融资租赁业的认知和关注程度大幅提升。在3月份的“两会”期间,融资租赁成了经济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马蔚华、蔡鄂生等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提出了议案。年初,商务部即制定了融资租赁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开始在业内征求意见。最高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已进行多次专家论证,并在社会上公开征求意见。新疆、广东,江西等一些中西部省区和城市就促进本地发展融资租赁问题进行调研和制定措施。
“融资租赁业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是今年融资租赁业的一大利好。”杨海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