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王翀(国银租赁董事长):当前我国金融租赁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作为市场主体的租赁公司,对自身的发展战略和业务定位不够清晰,还处于找方向的阶段。存在创新不足,盲目跟跑等问题,导致行业无序竞争,影响整个行业收益水平,行业增长模式简单、粗放。但可以断定这种粗放式的增长已近尾声,未来的成败将更多取决于专业化经营的水平。当规模扩张到一定时期,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实施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是租赁公司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人民币5年内
实现完全可兑换
屈宏斌(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目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到全球约11%,贸易份额亦超过10%。但如果中国要拥有真正的全球性货币,人民币必须实现完全可兑换,我深信这将于5年内实现。首先,中国的金融业“十二五”规划已表明将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一目标也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得到重申。其次,现在是推行人民币完全可兑换的绝佳机会,很多必要条件都已具备:经常项目收支取得平衡、汇率更趋灵活并已接近均衡水平、境外市场人民币使用迅速增长,同时,内地金融改革正在加快。第三,人民币的可兑换程度已经超出很多人的预期。
提高增长潜力
调整供给管理
李扬(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说到供给管理,人们很容易将之归于产业政策,并联想到如金融、财政等各项具体政策中着眼于鼓励或限制的正、负向菜单等等,这是误读。供给管理固然少不了产业调整规划,但更注重的却是以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为要义的体制改革和政策安排。一方面,它旨在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降低税负、降低融资成本等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企业主体的活力,让它们承担起变革的责任;另一方面,它致力于通过解除各种僵硬的体制机制约束,提高要素市场(劳动力、资本、土地等)效率,借以全面提升经济体系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