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创新财政投资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近日,从相关部门获悉,国内最先进的激光直接成像设备,将加盟滨海新区集成电路重大装备工程技术中心,在引进设备时,开发区一改往日政府直接购买的形式,而采用了融资租赁的新型投资模式,在快速引进先进设备的同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天津滨海新区集成电路重大装备工程技术中心,是开发区正在积极筹建的公共技术平台,旨在提高区域IC企业研发设计的水平。在平台建设工程中,需要引进一台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激光直接成像设备,“这套设备是集成电路重大装备工程技术中心的核心设备,价值约500万元。如果按照以往的常规运作模式,将由开发区财政一次性拨款进行购买,而在这次的设备采购中,泰达科技集团和泰达租赁有限公司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引入融资租赁的模式,来采购这套设备。”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采购是开发区在财政资金管理中的一次创新。
“在经过反复研究和讨论后,由泰达租赁负责购买这套设备,然后,以融资租赁的形式租赁给技术平台,在2年的时间内,平台分期缴纳租金。”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引进的设备属于精密仪器,一般情况下使用年限只有5、6年,所以这次设计的租赁年限为2年。虽然这次的采购涉及金额不多,但意义重大,是开发区财政与融资租赁这一新型金融工具的结合,实现了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是开发区创新财政运营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
通过融资租赁业务,开发区财政资金化一次投入变为分期投入,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建设更多的公共技术平台。随着区域科技企业的不断聚集,开发区公共技术平台的服务作用日益突出,有效促进了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安全、现代农业、低碳经济等领域科技企业的发展。今后,开发区还将进一步加大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将融资租赁嵌入政策扶植和公共技术平台搭建的过程中,使开发区企业服务更加专业化、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