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渠道探索注意事项

快速发展的融资租赁业对于更多资金的需求,是市场扩大之后必然面临的问题。

  据李思明介绍,今年我国融资租赁业务新增业务额已经超过13000亿元。截至10月底,我国已有各类融资租赁公司550余家,注册资本总额超过1500亿元。

  规模做大之后,如何管理资产及负债、盘活存量就成为公司破题融资困局的重点。

  “资产管理的关键在于债务和资产期限匹配问题,需要科学匹配资产负债,防范金融风险。”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认为。

  融资租赁业经常是短负债长资产,期限错配,有时候会遇到利率风险,这是融资租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围绕期限错配问题,融资租赁业现在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也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探索。

  但是,吴晓灵表示,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严格监管的融资租赁公司应该开放大额存款业务,即根据审核发放的牌照区别对待。由于持有金融牌照的公司受到了严格监管,应该在金融市场适当放开。对于金融系的融资租赁公司来说,可以不完全依赖于贷款母公司大股东的贷款,能够增加资金来源的相对独立性,把融资租赁业务做成贷款的倾向也可能得到改观。

  第二,所有的融资租赁公司发债融资的时候应该坚持金融机构的发债标准,即如果享受金融的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那么在所有行为上都要秉承金融行业的制度。这样不管是否具有金融牌照,都应该按照金融机构的发债标准。此外,在制度上应该建立双层金融监管体制,公众金融机构由“一行三会”中央监管机构进行监管,非公众金融机构放到省级监管,建立中央和省两级金融监管体制。

  第三,资产证券化要有一定的风险留存,防范道德风险,即在谋求资金来源的时候,明确一些理念和观念。信托计划、发行资产票据进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是解决融资租赁公司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和值得探索的道路,但在这当中应该适当的约束,否则会酿成巨大的金融风险。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