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融资租赁:会否成财务公司向外延伸的一只手?

如果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来源一旦实现了从内部向外部的突破,就有可能造成货币政策调控灵敏度的下降、企业集团风险一旦发生将会向社会扩散的风险。

  不久前,在金融街的一家酒店,一家金融租赁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启动仪式召开。这个看似寻常的活动,却有着不寻常之处:100多家参加活动的合作伙伴几乎都是来自央企等大型企业的财务公司或财务部门。这是否预示着融资租赁与财务公司的合作正在悄然展开?

  财务公司开展租赁业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许多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都开展过此类业务。《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符合条件的财务公司,可以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从事成员单位产品的消费信贷、买方信贷及融资租赁。从财务公司的定位上,在25年的发展进程中,财务公司功能定位经历了“为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融通提供金融服务”、“为企业集团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产品销售提供中长期金融服务”到“为企业集团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供金融服务”的演变过程;从服务手段上,目前财务公司的服务已经从简单的“存贷结”发展到资金集中管理、风险综合控制、投资理财、财务顾问等全方位金融服务;服务方式由传统方式发展到业务运行、内部管理与监管信息一体化的全方位信息化服务。所以从行业特性上看,财务公司从事融资租赁业务并没有什么障碍。

  实践中,对于许多制造类,特别是大型设备制造类企业集团,融资租赁也是其促销产品的一种有效手段。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中国一拖集团利用财务公司所开展的融资租赁业务。有信息表明,2003年中国一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与集团成员单位合作,首先开展了设备融资租赁业务,2007年3月,一拖财务公司又针对集团成员单位的金融服务需求启动了产品融资租赁业务。随着融资租赁实践的逐步深入,一拖财务公司先后颁布了4部规章制度,规范财务公司的融资租赁业务。来自一拖财务公司的研究表明,以财务公司为平台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不仅具备比较优势,更可减少组织交易成本,也最快捷。但是,一旦其融资租赁业务真正开展起来并走入正轨,随着规模的不断壮大,或许会遇到财务公司的资源无法支撑的状况。

  目前许多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所从事的融资租赁业务,也多以运用金融手段辅助企业产品销售为主。比如一拖集团今年就曾发布了一则公告称,将“为通过融资租赁和买方信贷业务购买其大中型拖拉机等农业机械产品的购机者提供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2亿元的担保。被担保人包括融资租赁模式下公司农业机械产品的承租人”。具体方式是,一拖股份与金融机构合作,由金融机构为农机购买者提供资金支持,购机者分期偿付金融机构租金或借款,一拖股份为购机者提供担保。类似的方式在一些汽车生产厂商的财务公司中也曾被广泛运用,其运行模式为:汽车厂商的财务公司以融资租赁方式将几十辆甚至上百辆汽车以租赁方式交给一些租车公司,租车公司在取得这些车辆后定期付给租金。通过这样的模式,财务公司既帮助租车公司解决了集中给付资金对企业造成的压力,又帮助汽车生产企业销售了产品。

  但是从企业集团角度,目前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即企业集团拥有大量生产设备等资产却又缺少资金,资金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银行信贷解决,而大量向银行贷款又造成了企业集团资产负债率偏高,因此许多企业集团具有将生产设备、厂房、土地,甚至一些生产材料等资产盘活变成现金,支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或者进行其他更高收益投资活动的冲动。这样不会造成企业负债率偏高,又解决了企业开展其他业务资金短缺的问题。作为企业集团的资金运营中心,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理论上资金的来源和使用都是在企业集团内部,即内部钱内部用。虽然目前通过消费信贷、买方信贷、融资租赁等方式,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已经将触角延伸到了集团客户端,但在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上,不能吸收社会资金一直是一个不能触碰的底线。与此同时,虽然从行业属性上看,融资租赁是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但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目前融资租赁行业正在变成一个新的融资平台。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也与融资租赁公司开展过大量的售后会租业务,其目的并不在于促销生产企业的产品,而在于帮助企业融资。

  记者了解到,目前阻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与融资租赁公司大规模合作的一个原因就是资金成本问题以及融资租赁公司资金紧张。如果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成本更低或者拥有更多低成本的融资途径,这种合作几乎是可以非常简单地突破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来源被限制在内部的规定。事实上,因为融资租赁的资金成本本来就不是很高,如果财务公司与融资租赁公司利用双方的特性在融资模式上进行创新,放大融资租赁公司的杠杆率,降低资金成本也不是不可能。

  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限制在企业集团及成员单位内部,一方面是为了防范企业集团风险向社会扩散,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范企业集团自身盲目扩张造成的风险。如果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来源一旦实现了从内部向外部的突破,就有可能造成货币政策调控灵敏度的下降、企业集团风险一旦发生将会向社会扩散的风险。

  融资租赁会否成为财务公司向外延伸的一只手?目前看仅仅有一点端倪,但这个苗头值得关注。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