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工银租赁探索金融租赁发展之路

2007年,银监会颁布实施经过修订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银租赁”)成为依据新办法设立的第一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它的成立是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综合化与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截至目前,经银监会批准成立的金融租赁公司已达20家,其中具有银行背景的租赁公司有10家,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7300亿元,5年之间增长了近30倍。作为行业先行者,工银租赁以“责任、领先、创新”为宗旨,发展成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最具创新能力、国际化经营程度最高的金融租赁公司之一,并发挥了对中国工商银行(3.87,-0.01,-0.26%)综合化经营的重要平台作用,跻身租赁业领军者阵营并成为国际租赁市场的新兴力量。

  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工银租赁董事长李晓鹏在公司成立之初就提出,工银租赁应当沿着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租赁公司。工银租赁总裁丛林认为,工银租赁自成立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推动解决金融租赁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完善了金融租赁产品和服务体系、风险控制体系及运营管理体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据了解,工银租赁主要业务分布在航空、航运和各类大型设备上,目前已经拥有各类飞机77架,承租人涉及多家境内外航空公司;拥有160多艘远洋、近海和内河航运船舶及分布在电力、轨道交通设备、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领域的2万多套大型设备。到今年年末,公司境内外总资产将达到1200亿元,净利润有望突破11亿元。

  丛林说,从成立之初,工银租赁就以“探索中国金融租赁发展的路径,探索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路径”为己任,为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金融租赁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商业银行从事金融租赁的意义在哪里?丛林认为,金融租赁首先应当探索与传统银行业务差异化经营的领域,切实发挥金融租赁业务在物权保障上的优势。公司在开展大飞机、船舶租赁之外,一直积极探索适合符合我国实际的设备租赁业务,努力寻找适合做租赁的设备种类。通过考察,工银租赁选择将电力设备、轨道交通作为突破点,把设备租赁业开展得红红火火,为租赁行业积累了成功的案例。在做深、做精熟悉的行业和设备的同时,积极研究、储备新的行业和开发新的产品,不断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动行业整体发展一直是工银租赁的一项重要工作。公司成立后,2009年、2011年连续两届当选中国银行(2.79,-0.01,-0.36%)业协会金融租赁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为了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工银租赁与金融租赁同业多次主动与财税、海关、外管等相关部门沟通,争取其对金融租赁行业的支持。为了凝聚行业共识,从2010年起,工银租赁连续在天津成功主办了三届中国金融租赁高峰论坛,极大地提高了金融租赁行业的社会认知度。此外,工银租赁还组织业内专家和骨干员工翻译、编辑、引进国外融资租赁理论书籍,目前已编译出版3本融资租赁经典著作,受到业内的高度关注。

  业内专家认为,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在业内拥有一定影响力,根源在于工银租赁打造了以“领先”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据了解,工银租赁也一直把 “争做行业领导者、领军者的理念”贯穿到企业的各项工作,让其深入员工内心。目前,从规模、净利润等方面来看,工银租赁一直在行业里处于领先的地位。对此,丛林表示,数字并不能概括公司的领先文化,更重要的是要在业务、发展和管理的理念一直努力做到领先。他认为,工银租赁应当坚持行业使命感,并以勇于争先的精神努力争创行业标杆。

  另一方面,领先还来自工银租赁始终坚持的创新意识。创新才能生存,创新才能领先。为此,工银租赁专门设置研究创新部,将创新理念和意识落实到公司方方面面的工作中。丛林告诉记者:“作为行业的先行者,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可以说都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创新是工银租赁与生俱来的特质,我们也要将创新融化到工银租赁企业文化的血液里。”

  以工银租赁开展中小企业租赁为例,融资租赁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通过融资与融物结合,针对企业所需的设备,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等多种服务。安全性更有保障,还款来源可以预期,降低了客户获得资金的门槛。面对众多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在缺乏充足的人力、技术、专业知识等情形下,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工银租赁创新业务模式,与有着大型机械设备企业背景的厂商租赁公司开展合作,提出做厂商租赁公司的租赁公司这一创新模式。通过合作,由厂商租赁公司解决承租人所需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银租赁负责解决承租人的资金需求,齐心合力,较好地满足了中小企业的需求。

  通过一年的尝试,工银租赁在加深中小企业在某一特定领域客户群的了解后,进一步研发有针对性地产品,并利用工行遍布全国的网络资源,推出了建立在“租赁+保理”基础上的“租易通”产品,并一举获得成功。现在工银租赁对厂商设备终端客户以及中小企业投放已经超过100亿元,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丛林告诉记者,充分利用网络也是融资租赁创新发展的一条道路。未来可以搭建一个平台,通过提供标准化的融资租赁产品和服务,承租人、生产厂商和银行可在此平台上实现对接,从而将资源整合在一起。他表示,通过创新,工银租赁将继续加大服务中小企业的力度。

  航空租赁是金融租赁的主要业务领域之一,目前我国航空公司拥有飞机1800余架,其中租赁飞机占总额的50%到60%,租赁飞机大部分又被GECAS、ILFC等外国租赁公司垄断。工银租赁在涉足飞机租赁时,首先在境内做人民币售后回租,通过购买航空公司已经形成的资产出租。2009年,工银租赁创新提出保税租赁的业务模式,在保税区里开展以美元支付的飞机租赁,从而解决飞机入境需要缴纳高额税费,简化了程序,加快了进度。

  保税租赁创新对我国飞机租赁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此业务的开展使得本土的租赁公司有能力与外国租赁公司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进而在2011年、2012年,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工银租赁两次批量采购空客飞机,标志着我国金融租赁公司已经成为了国际飞机租赁市场上举足轻重的新兴力量。2012年10月30日,工银租赁92架空客订单中首架下线的飞机,已成功交付给马来西亚的亚洲航空[微博],首批42架订单中超过半数的飞机已经落实了承租人,凸显了工银租赁的营销能力。丛林透露:“订购的飞机陆续将交付,今年12月份有一架飞机是天津空客总装线的第108架飞机,这架飞机是天津总装线生产的第一架出口到中国境外的飞机,租给了亚洲航空。”这意味着工银租赁在走出国门的道路上,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