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记者日前从河北银行获悉,该行正在着手申请成立金融租赁公司,同时有消息显示同为城市商业银行出身的北京银行、河北银行、龙江银行、哈尔滨银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徽商银行和广西北部湾银行等8家城商行拟投资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利率市场化渐近,存贷差不断收窄等因素的作用,城商行混业经营冲动渐起。
城商行混业经营多点突破
中国的城商行素来被视为“第三梯队”,其规模、实力均远逊国有大行和股份行。截至2012年8月末,城商行总资产11.4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9.2%,而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占比分别为44.9%和17.2%。银行业竞争越来越激励的现实让城商行终于坐不住了。
2012年多家城商行拟谋求搭建非银平台,寄望在保险、证券、租赁、信托等其他非银行金融业态有所涉足。
而在非银行金融业态中,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与银行信贷最为相似。相对而言,运营起金融租赁公司来,较为容易。所以才有了多家城商行争啖金租许可证的冲动。
除此之外,基金也成为城商行破冰混业经营的又一突破点。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透露,央行已将“扩大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试点”报告上报国务院。“原则支持有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参与试点设立基金公司”成为重要看点。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轮试点中,城商行也被纳入到允许设立基金公司的行列当中。
混业并非一蹴而就
“利率市场化把银行业利差收入这块蛋糕变小了,从客户需求来说,尤其高端客户,多元化的需求一直存在,利率市场化让银行更有压力和冲动去满足客户的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利率市场化让银行综合经营显得更为迫切。”
此外,受政策限制,国内的商业银行本身不能进行直接股权投资业务,但利率市场化、存款成本提高、利差收窄的背景下,股权投资收益和贷款利息收益的巨大反差让越来越多的银行不甘于只获得贷款产品的固定收益,而产生了强烈的业务延展冲动。
持乐观态度的分析人士认为,允许城商行设立混业经营,对中小银行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而存款将不再是商业银行负债的唯一内容,发行基金等金融产品也将成为其重要支柱。
也有业内人士对此持短期观望态度。“城商行等中小银行由于本身规模小、创新能力弱,要实现像大行一样综合经营的体制、机制难度很大,只能逐步转变。”
“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分析人士透露,对于城商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监管层认为有意向的商业银行应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研究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且与商业银行整体发展战略相契合。
混业经营是银行业大势所趋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不仅是城商行,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普遍较低一个通病。而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迟迟难以提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金融的分业经营。因此若能突破分业限制,通过发展其他非银平台,银行对信贷业务的依赖程度将大大降低。
在分析人士看来,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近日,银行系基金公司有望扩容的消息甚嚣尘上,银行对于加快混业经营兴致盎然。而从监管的角度看,监管层在银行业收益与风险之间,权衡更多是风险的防范。近日发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对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采取了一手抓落实,一手防风险的策略。“引导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在明确综合经营战略、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开展综合经营试点,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