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看融资租赁发展机遇与挑战

连日来,位于西南的重庆银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首先是8月15日,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1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通过了《关于向重庆银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贷款1.2亿元的议案》,同意向重庆银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贷款1.2亿元。

  稍后,一则“姚明摇身一变成为PE新贵旗下基金规模66亿”的新闻,又把大家的更多目光投向银海租赁。报道称,姚明于2011年接手重庆渝富弘远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姚明旗下黄杉基金、弘远基金两家基金总规模将达到约66亿元。黄杉基金是一家以体育产业为主要投资方向的PE;弘远基金的投资方向主要是金融领域。有观点认为,接手弘远基金可能是姚明深层次介入金融行业的信号之一。弘远基金首期募集资金的规模在3亿元到5亿元,募集工作将在今年8月结束。按照初步设想,完成募集资金后的基金总规模将达到50亿元,其第一笔投资目标就是银海租赁。

  银海租赁成立于2005年,是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批准的第二批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同时也是重庆市国资委确定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 公司注册资本金3.0亿元。弘远基金背后的重庆渝富正是银海租赁发起股东之一。今年6月,经重庆市国资委批复,渝富集团获得银海租赁公司原股东重庆机电集团、重庆公交集团所持股份,渝富集团持股比例达82%。银海租赁表示,此次股权调整为顺利引入战略投资者和稳步推进增资扩股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有消息称,弘远基金正是在这一阶段入股了银海租赁。弘远基金第一笔投资投向银海租赁,很显然是看中银海租赁的优秀金融团队和服务网络及其金融和产业整合能力,能为客户提供基于融资租赁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作为国有企业,重庆市政府对于银海租赁有极高的期待。2011年11月,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听取银海租赁情况汇报后,肯定银海措施得力,经营有方,发展状况良好,表示应支持尽快增资到20亿元。并要求相关单位对重庆市租赁业务增加措施,予以扶持,力争2012年实际租赁500亿元以上。

  此后不久,银海租赁好讯频传。2011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与银海租赁创新合作的徐工重庆产业链下游中小企业融资租赁项目完成合同签订,并于12月28日实现资金发放到位。国开行为该项目授信1亿元,该项目联合龙头企业和融资租赁公司,创新融资模式助推解决重庆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今年7月,重庆飞行管制分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申请获批复,重庆成为西南首个试点开放低空空域的城市。这条消息对于重庆市为打造以直升机制造为核心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在2011年1月25日成立的重庆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利好。今年8月16日,首期项目总占地约790亩的重庆直投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在该市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区开工。据了解,重庆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到30亿元,其背后就活跃着银海租赁和渝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身影。

  今年以来,银海租赁业务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上半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亿元,租赁投资余额达到28.3亿元。截至6月30日,银海租赁总资产29.7亿元,负债25.4亿元,净资产4.3亿元。与此同时,重庆市对渝富集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年7月12日召开的重庆市上半年运行分析会上,黄奇帆要求渝富集团要利用现有基础,逐步过渡到金融控股集团。

  有观点认为,姚之队接手弘远基金,以及弘远基金将投资银海融资租赁表明了渝富集团向金控公司迈步的又一动作。

  近一段时间以来,融资租赁新公司成立消息不断,外商融资租赁公司和内资融资租赁公司总数突破300家。但随之而来,融资租赁行业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业界也十分担忧。

  人们对姚明投资融资租赁公司表示良好祝愿的同时,认为“名人效应”只能是暂时的。只有良好的内部制度、稳妥的决策机制和优秀的管理团队才能真正实现业绩。甚至有人担心,融资租赁当前风光无限能否持久。

  其实,这种担心并非多余。在我国融资租赁发展的30年中,人们对这种风光一时的现象并不陌生。融资租赁界也曾出现上千家公司百舸争流的情况。银海租赁也曾在其中起起伏伏。1993年,重庆银海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由人民银行重庆营业部和重庆市体改委批准,重庆市商业银行、西南证券(600369,股吧)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成立。作为当时重庆唯一一家融资租赁公司,银海租赁经营业绩不错,但在2001年却被迫退出了金融租赁市场。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全国融资租赁市场混乱,一些租赁公司脱离租赁主业,违规高息揽储、滥用职权、乱购设备,导致不良债权占比激增。经过整顿,到本世纪初,全国融资租赁公司仅剩下寥寥数家。

  我国融资租赁业渗透率(租赁在投资性融资中所占比例)只有3%,与美国的30%渗透率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经济的发展为融资租赁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但是,在行业准入门槛降低、监管方面也存在某些空白的情况下,租赁公司数量激增,还是令人担心。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会长李思明一直认为,不少租赁公司存在股东背景弱、资本金小、人才缺乏、甚至动机不纯等问题。有的股东成立融资租赁公司主要就是出于圈钱、倒汇、促销、卖壳、盲目崇拜租赁物价值等目的,这些问题将影响行业的整体发展。他担心融资租赁行业有可能面临再次洗牌。同时,融资租赁理论界的学者们也认为,融资租赁要避免重蹈覆辙,必须走稳健发展的道路,紧密结合实体经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自身才能获得生存,行业才不会走弯路。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