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东莞成省内唯一粤台金融合作试点城市,不少台商表示
“以往我们一般都是通过设在香港的台湾银行来融资,希望以后不用这么麻烦了。” 昨天,得知东莞被列为省内唯一开展粤台金融合作的试点城市后,东莞“大麦客”CEO李春材充满期待:“东莞目前能进行人民币、台币兑换的银行很少,希望以后可以更多些。”
日前,《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发布,东莞成为广东省唯一开展粤台金融合作的试点城市。至此,去年东莞出台的《东莞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及的该目标终于实现。
市金融局谈政策落地:
争取引进3~5家台资银行
昨日,市金融局局长叶浩鹏向记者详细解读了该政策。
他说,成为广东唯一开展粤台金融合作的试点城市后,东莞将继续在台商企业融资、人民币与台币兑换业务、开设台资背景的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方面积极尝试。
其实ECFA政策出台以来,东莞在金融领域不断开展与台湾的合作,2009年台湾富邦银行在莞设立办事处,2010年台湾玉山银行代表处在东莞挂牌,目前玉山银行正在筹备升格为分行。
叶浩鹏说,目前的设想是在“十二五”期间引进3~5家台资银行或具有台资背景的国际性金融机构,但还需要看看两岸的政策。此外,为解决台企融资难题,金融部门正在策划开设具有台资背景的担保公司,专门为台企服务,弥补空白。
东莞还将拓展有台资背景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目前全市仅有“东联”一家具有台资背景的融资租赁公司,目前市金融局正在努力将“东联”纳入政府支持和服务范围。叶浩鹏说:“希望市里出台政策,将其纳入10亿元融资计划之中。”
台商说
融资
“现在台企融资不是难,是很困难。眼下经济形势不好,订单减少、业绩下滑,即便获得了贷款的企业,其授信额也会被降低。不少东莞的台企遇到了‘雨天收伞’的困境,一些高成本的企业都有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
——东莞市台商协会会长谢庆源
货币兑换
“我经常往返于东莞与台湾,货币兑换不可避免,但在东莞,能进行人民币和台币兑换的银行非常之少。我一般都是先把人民币换成美元或港币,回台湾后再换回台币。这中间损失了两道利率差,还耗费了很多时间。”
——东莞大麦客商贸有限公司CEO李春材
盼更多台资银行“进来”
“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希望试点能对东莞的台商有实质性帮助。”昨日,东莞市台商协会会长谢庆源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有4100多家台企,在莞台商超10万人。一直以来,“融资难”是在莞台企遇到的普遍问题:没有国土证、房产证作抵押,而且由于政策原因,大陆银行又不认可企业在台湾的资产作为抵押。谢庆源说,因此台企很难获得大陆银行贷款。
“多数在莞的台企现在融资都是通过香港来运作的。”他介绍说,不少台湾银行在香港都设有公司,很多在莞台企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融资难题。但是这样一来,手续比较繁杂。因此,让更多的台资银行“进来”是众多台企的共同心声。
“引进台资银行对广大台商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一家玉山银行肯定不够,很多企业在台湾原本并未与玉山银行合作,一下子要转过去比较难。”
望更多银行能换台币
东莞大麦客商贸有限公司CEO李春材说,目前在东莞,能进行人民币和台币兑换的银行非常之少,很不方便,因此希望东莞成为粤台金融合作试点城市后,能有更多的银行可以进行人民币和台币的兑换。
采访中,记者发现和李春材遇到一样困惑的台商并不在少数。其实,随着两岸旅游往来的密切,近年来赴台旅游的东莞市民也越来越多,此前市台湾事务局局长游匡正也曾表示,该局正在努力争取,希望在今年底,东莞成为赴台自由行试点城市之一。
可以预料,未来东莞台商、赴台旅游的东莞市民对于办理人民币与台币兑换业务,会有更加强烈的需求。
据悉,目前在东莞开展人民币和台币兑换业务的银行只有中国银行一家,且必须提前预约,而且也并非每一间中行的营业网点都能进行兑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