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探讨分析

为了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和优化升级,由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黑龙江省金融学会和金融时报社共同主办的金融支持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考察座谈会于7月6日在哈尔滨举行。本次活动围绕“自主创新:金融与装备制造”这一主题,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高等院校的50余名专家通过实地参观哈尔滨电气集团所属重要子企业——哈尔滨汽轮机厂的生产车间,深入感受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深厚底蕴和蓬勃生机。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黑龙江省常务副省长刘国中、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行长王顺、金融时报社社长汪洋、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局副局长易诚、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行长王迅等与装备制造企业的高管进行了热烈交流,并就金融如何助力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发表了看法,座谈会由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副行长那洪生主持。

  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局副局长易诚提出,从现代装备工业特点、黑龙江装备制造业现状和未来发展来看,金融的支持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继续改进和完善信贷服务。目前,银行信贷仍然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因此,各银行在信贷政策上应将装备制造业作为重点行业予以倾斜。通过为企业提供银团贷款、拓展担保方式、增强贷款利率下调弹性等多种方式给予政策扶持。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二是大力发挥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作用。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一个共性特点就是资产负债率高、销售利润率偏低、银行利息成本负担较重。因此,应大力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以减轻企业负担。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企业上市进行直接融资。鼓励企业通过主板、创业板、中小企业板上市,乃至在境外上市。二是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可转换公司债、短期融资券等来募集产业整合需要的资金。三是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装备制造领域。四是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满足装备工业的多种金融需求。大型装备制造业对银行服务有多样性需求,所需服务几乎涵盖所有银行业务。金融机构在满足装备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还应为企业提供企业发展亟需的规避信用、利率、汇率风险以及完善财务管理的全方位服务,创新、推广一些新的金融服务产品和方式,如设备融资租赁等。五是着力加强对中小配套企业的金融服务。中小企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装备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专业化生产的基础。大型装备制造业集团的配套企业大部分都是由中小企业构成的。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可以依托核心企业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不断完善供应链融资模式,继续改进对装备制造配套企业的金融服务。针对我国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少,不能满足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现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支持民营企业投资中小金融机构。六是指导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提供高效外汇服务。一是加强现有远期结售汇、掉期交易等锁定汇率风险工具的宣传和推广,并适时推出汇率期货、期权等有效的套期保值工具。二是为企业提供便利的对外融资渠道。推广组合新型贸易融资,如供应链业务、人民币质押外汇贷款、出口信用保险项下押汇业务、出口应收账款池融资等业务。

  哈电集团副总经理张英健介绍,哈电集团是中央管理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同时也是黑龙江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各商业银行以及政策性银行在国内外结算业务、中间业务、签订综合授信协议、商业贷款、融资租赁、人民币跨境结算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为哈电集团及所属企业降本增效、资金链条的持续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金融业与制造业是共同发展、相得益彰的关系,哈电集国希望同各金融机构在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开展更加密切的合作,实现银企共赢。

  目前,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下游发电集团亏损影响,哈电集团所属部分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的资金状况相对紧张,财务状况有待改善,但却承担着核电、风电等国家重点支持项目的研发、生产和基本建设等重要任务,需要补充自身资金不足,希望金融机构在这些企业的信用评级、综合授信、融资业务等方面给予更优惠的条件。

  中国银行(601988,股吧)黑龙江省分行行长欧晖表示,中国银行将进一步加强与我省装备制造企业的合作,为“建设装备制造业大省”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第一,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大授信力度。针对装备制造业授信特点,中国银行建立了专业化的服务团队,提前确定重点支持目标,及时掌握资金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授信方案,并优先配置规模资源,提高信贷审批和服务效率,确保授信资金及时汇划入账,能够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第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继续拓宽融资渠道。中国银行一方面将鼓励装备制造业企业采取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上市融资等方式直接融资,减轻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将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保证装备制造业大项目需求,也将通过并购贷款、项目融资等方式支持我省装备制造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抢占优势,开拓市场。第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全球化的金融服务。中国银行服务网络遍布全球,拥有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基金保险等多牌照优势,业务品种丰富,能在第一时间提供高品质、专业化的金融服务。第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实现金融创新。中国银行将在存款、贷款、结算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创新、推广一些新的金融服务方式,如融资租赁、资金理财、风险规避、境外融资、电子支付、财务管理业务等产品,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更高价值的差异化服务,促进相互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

  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哈尔滨分行副行长王默涵表示,金融行业将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加快创新步伐,助力装备制造业整体升级,强化内功,共度严冬。一是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加大高端装备、优势装备和潜力装备企业扶持力度,加大对行业技术改造、专业园区建设、信息化建设、装备制造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信贷投入,帮助装备制造业实现技术产品化、产业集群化、装备成套化、配套本地化,全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加大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创造适宜非公有制装备制造企业成长的环境和氛围,依托核心企业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不断改进和完善供应链融资模式,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采取不同的信贷支持方式,灵活选择担保方式,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三是搭建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组织专业化团队,针对企业收购兼并、债务重组、结构融资等重大经济金融活动,提供咨询建议、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等服务;帮助优质装备制造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发展链式金融、融资租赁,为企业提供短期融资券承销、中期票据承销等多元化、全方位的投资银行服务,降低财务成本。四是加大创新产品推广力度。针对装备制造业企业面对的汇率风险问题,加强现有远期结售汇、掉期交易等锁定汇率风险工具的宣传和推广,适时推出套期保值工具,提高装备制造业企业出口预收货款可收汇额度和可结汇比例;为企业提供海外融资渠道,如海外代付、供应链业务,人民币质押外汇业务,出口应收账款池融资等业务;推广“票据通”业务,实现集团企业商业票据跨地区托管、集中运作和集中支付等功能,提高票据运作效率;推广“银基通”、“银债通”等特色产品,协助企业合理配置内部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广专业化财富管理服务,对闲置资金提供智能通知存款、结构性存款、点金池、淬金池、理财等产品,兼顾资金的流动性和效益性。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孙伟认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和发展的重心应当是“有相对优势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应当围绕“有相对优势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科技金融”政策。科技金融是科技和金融的紧密结合,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型安排,是由向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有相对优势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的科技金融政策重点应支持符合中小企业国家标准且企业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持续的技术创新活动,企业主导产品属于“有相对优势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范围,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在黑龙江省注册的企业。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