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温州市成立“金融组织创新办公室”

这个团队,很年轻。八个人里“80后”占了三个、“70后”有四个,衬得唯一一位“60后”反倒更年轻。

  这个团队,很多元。之前分别效力于不同的“俱乐部”,为了这场金改“大赛”,各“俱乐部”纷纷举贤,百里挑一而来。

  这个团队,很精干。各成员均拥有经济、财会、法律等专业学历,并从事过经济金融领域的相关工作,此次奔着金改,踌躇满志。

  此团队有个专属名称,叫做“金融组织创新办公室”,它是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3个重点办公室之一,主要负责推进新型金融组织发展,比如小贷公司转村镇银行的具体事宜,成立信托公司、融资租赁企业的具体工作等。

  但在金改“赛场”上,这支八人球队,更愿意被称为金改“先锋队”。

  此刻,绿茵球场上,彩旗飞舞、锣鼓喧天,赛事正酣……

  组队

  将时间推至两个月前的5月10日,早8点半,镜头定格在一间空旷的会议室里。

  天花板的吊顶还没做、水泥地上到处是粉尘、单薄的玻璃窗挡不住窗外建筑工地的刺耳噪音……显然,这是一间仍在装修的会议室。

  然而,简陋的环境却丝毫不影响热烈的讨论。金改“先锋队”的首次峰会,正在进行中。

  “我叫李旭,来自瓯海市审计局,主修财会专业。参与金改,将是一次难得而宝贵的人生历练,我会全身心投入其中……”

  “我来自鹿城区行政执法局,希望发挥所长,为金改添砖加瓦……”

  “我喜欢创新的团队、创新的工作,所以希望亲身参与这场极富创新精神的金改……”

  团队八人,分别用简练的开场白介绍自我,相互熟悉。友善的笑容、年轻的心态、多元的思维,很快地,讨论便转向工作的具体安排,不多时就摩擦出创意的火花。

  与此同时,另两支金改“生力军”,也雄赳赳地开赴“赛场”。

  事实上,为尽快使金改“赛场”网罗到高端人才,一连串的酝酿工作已布局多时。

  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后,省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6个协调推进工作组。我市也迅即成立了实施领导小组和民间融资、金融服务、金融创新、资本市场、保险创新、政策保障等6个实施推进工作组,以及金融组织创新、资本市场培育、民间融资规范等3个重点项目办公室。

  4月23日,市委组织部发出“招贤帖”,面向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抽调20名金融、财政、会计等方面的精干力量。

  4月24日至26日,由组织推荐或个人自荐的干部达147人,经资格审查、组织遴选、面谈比选、讨论决定等程序,20名干部脱颖而出。这20人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的7人,平均年龄31岁,平均实际工作年限7年半。

  5月10日,这支20人组成的金改“生力军”,正式开始第一天的工作,根据各自所长与兴趣意愿,分别组成金融组织创新、资本市场培育、民间融资规范3个办公室。

  等不及装修完成,金改办的工作已经迅速展开……

  磨合

  磨合,首先被摆在新团队面前。

  正如欧洲杯赛上,代表国家队出征的队员来自不同的俱乐部,球风、经历、特长各有不同,只有团队的磨合到位,才能催发出最大的战斗力。

  同样,金改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齿轮件的磨合到位、协调并进,是推进金改的基础动力。

  这种磨合,既是人与人的磨合,更是人与事的磨合。

  “从一开始,我们就有意识地加快磨合的速度,尤其是明确各人的分工与合作。”李旭介绍道,八人团队一组建,就分成两个小组、各四人,分别负责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金融机构。各成员均肩负一项由“金改十二条”延伸出来的细化项目,从该项目的方案制定、调研协商、逐级申报,直至对口联络、实施推进,处理问题,都由一人负责到底。小组中各有一个召集人,进行对内、对外的联络与合作。

  分工相当明晰,有人专门负责农村金融创新、有人酝酿设计新型金融组织实施方案、有人联络各县市区相关部门……八个人,相当于组成一个“八面体”,各自独立又紧密结合。

  合作也相当畅快。为了加强办公室组间和组内的工作沟通,办公室里会在每周一开展工作布置会,每周五开展工作总结会,经过沟通,需要其他“战友”或部室帮助的,会在第一时间得到热情的回应。

  磨合期确实不长,甚至记者连问了团队里好几个人,都摇头说感觉不出来磨合期。

  分工合作、协调并进的八个人,分工时独当一面,合作时环环相扣。让人不禁联想起钻石之所以质地坚硬、纯净透明,正是因为它的碳原子组成了稳定而强壮的八面体晶格。

  创新

  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小贷公司转村镇银行试点工作,民营企业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设立信托公司、保险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这一条条、一项项实施意见,事关金改的核心,既备受各界关注,又饱受各种争议。

  金融“先锋队”这两个多月来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一遍又一遍地对这些实施意见进行斟酌、商议、求教、调研、修改、上报。

  问及累不累?压力大不大?

  李旭反倒笑呵呵地说,“一想到我们的工作是前无古人的、我们参与设计的实施方案是在全国引领先进的,心里就觉得充实,成就感更多。”

  正如当初的开场白一样,这些年轻人奔着金改而来,就是为了让这颗年轻的心有一片施展创新的空间,甚至于骨子里那隐藏已久的冒险精神,也正渴望在这片赛场上得到释放。

  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亦是金改的生命力所在。

  本周一,上午8点半,金融组织创新办公室里。

  8张办公桌两两相对,桌角的绿色植物洋溢着葱翠的生命力。

  办公桌前,有人对着电脑飞速打字,有人埋头疾书,有人正拿着一叠文件细细审阅,也有人在这么大热天外出调研去了。偶尔,会有电话铃声穿插进来,时而走廊上还有人三步并作两步匆匆而过的脚步声。

  成员之一的徐登友,是团队中唯一的“60后”,从农行抽调而来。虽然年纪上算是“先锋队”里的老大哥,不过他眉宇间的笑容里,却满是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从案头的文件堆里抬起头来,他拿着最近召开的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的材料,不无自豪地说:“我们团队一口气拿出了六个新型金融组织的创新实施方案,效率真不错,呵呵!”

  话音刚落,他又转身忙开,跟同事商量起农村金融改革的事宜……看样子,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已经排定。

  金改“先锋队”,创新无限,奋斗无限。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