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当绿色经济、节能环保、低碳生态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时,融资租赁理应成为这个时代的明星产业,一个“租”字便将它的绿色环保理念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跨越式发展时,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融资租赁”被媒体当作是工程机械市场最红的“热词”而被反复提及。
虽然具备了优越的外在条件,但是融资租赁行业似乎并没有得到上天太多的眷顾,一直以来,中国工程机械融资租赁行业遭遇“瓶颈”的尴尬之声总是不绝于耳。明明是朝阳产业,为何却屡受挫折?融资租赁想要茁壮成长,路在何方?
自2004年5月卡特彼勒在北京成立融资租赁机构,第一次将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业务带入中国市场以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迈步走进了新时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和传统购买工程车辆不同的是,融资租赁不仅让企业首期支付较少,而且由于租赁期限长,付款方式灵活,使得企业的还款压力更小。数据显示,卡特彼勒公司在全球60%以上、发达地区80%以上的销售都是以融资租赁的方式进行的,但在国内,这一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仅仅不到10%,这就意味着该领域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然而,面对巨大的发展空间,遗憾的一幕发生了。
也许是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工程机械行业的很多企业纷纷选择了“过度促销”的手段,有的甚至打出了“零首付”的旗号。融资租赁行业的零首付,说白了,就是让人家先免费租用一阵子,以后怎么办,以后再说。这种促销手段确实是降低了用户入行的门槛,为企业短时间之内争取了一定的客户份额。但是,从长远角度考虑,这是典型的以损害和透支企业长期发展为代价的恶性竞争。 “市场总体形势是好的,但现在出现的一些销售模式很不好,‘零首付’销售模式是不计后果的,不计风险的销售模式”,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对行业内出现的一些非理性促销手段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并明确提出不支持“零首付”的按揭销售模式。
随着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盲目促销等非理性竞争手段将企业一步一步拖进深渊。济宁的陈老板是一名代理商,在工程机械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涉足融资租赁已经有5个年头了,曾经他确实尝到过融资租赁的好处,“我们给出的条件更优惠,所以租的人很多,生意很火。”陈老板这样对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的记者说。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由于行业突然整体大调整,工程量下降了,租设备的业务量自然就少了,眼看着机器被用的半新不旧,可是他当初在融资租赁上投进去的资金,却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收回来, 陈老板着实很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