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不知不觉地,中关村发展集团度过了两周岁生日,在这个时候,宣布一些重大项目的推进似乎有特别的意义。
4月13日,中关村发展集团标识发布暨项目签约仪式在中关村软件园举行。市委常委赵凤桐出席,市有关委办局、相关区县政府领导,银行、金融机构及示范区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仪式上,中关村发展集团与未名兴旺、凡达讯等10家小微企业签订投资协议,联合海淀区、昌平区政府与北大先行、百济神州等13家中关村北部产业带企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并宣布与与中国建筑(3.36,-0.04,-1.18%)共同出资1亿元成立的北京中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此外,中关村发展集团还与建行中关村分行正式签订合作协议,融资100亿元定向用于中关村开发建设;与北京农商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共同设立北京中关村创投融资租赁公司。而且,在二周年的喜庆时刻,仪式活动中还发布了大气周正、内涵丰富的中关村发展集团标识。
一系列活动昭示着中关村发展集团在各个角度充分发挥了自己整合资源,助力中关村和北京科技创新大业的特殊功能。
“投保贷”、
“政企投”创新对企业支持方式
对于小微企业,中关村发展集团用“投保贷”联动的方式寻找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集团此次投资的小微企业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早期项目,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同时企业所属行业市场规模大,团队有较为丰富的行业经验。例如北京凡达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并量产了国内首款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显示技术(电子纸)控制芯片。北京尚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实时摄像测量、自动水位等多个水资源管理系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负责人曲兆松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未名兴旺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北京)有限公司致力于研产第三代杂交水稻,公司负责人邓兴旺为北京大学-耶鲁大学植物分子遗传及农业生物技术联合中心主任。
中关村发展集团对这些小微企业的投资,带动了中海投资、日本三井公司、北京银行(9.89,-0.14,-1.40%)、相关区县引导基金等机构的资金支持,不仅缓解了企业短期融资难题,而且为企业长期融资打下了良好信用基础。
自2011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北京市提出加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力度以来,中关村发展集团迅速行动,拿出5000万元自有资金作为投资小微企业的专项资金,并制定了投资小微企业策略,为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探路。中关村发展集团投资小微企业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突出战略性和创新性。投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立足推动政策创新和金融创新。二是打包批量运作。将集团投资的小微企业集体打包推荐给金融机构,进行“投保贷”联动批量化运作,提高融资效率。三是注重增值服务。将投(融)资支持与提供办公厂房、帮助企业规范运营等相应增值服务结合,全方位支持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在对大型项目的支持方面,中关村发展集团此次采取了“政企投”联动的方式缩短项目落地周期,即搭建了企业和政府之间的通道,给项目整体性的支持。此次联合区县政府和中关村北部产业带企业签约,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与以往集团和企业单独签约不同,海淀区、昌平区政府也加入了此次与中关村北部产业带企业签约行列,这就意味着这些企业不仅获得了中关村发展集团的投资支持,而且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落地以及其他配套支持。这种“政企投”联动模式的创新意义在于,企业不再需要为落地的事情一一找政府部门协商,而政府也不再需要为招商与企业一一谈判,中关村发展集团在其中起到了“桥梁”和“通道”的作用,为企业联通政府资源,为政府寻找企业资源,充分发挥了示范区市场化大平台的作用,促进了项目集群落地,有效加快了项目落地周期。
此次签约的中关村北部产业带企业均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广阔,带动经济发展能力强。例如北京健能隆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重点针对肿瘤、肝病等医疗难题开发创新生物药。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运动营养技术领域国内领军的企业,是运动营养五项行业标准及一项国家标准第一起草单位,拥有发明专利69项。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以王晓东(微博)博士为首的四位世界级医药产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创建,致力于创新性抗癌药物的研发,已经吸引超过140名药物研发人才加盟。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则在锂离子电池材料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银行创新与集团创新相结合,搭建融资平台
资金是集团运筹大项目的重要基础,融资对于中关村发展集团来说尤为重要。中关村发展集团成立之初即与国家开发银行等6家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此次集团与建设银行(4.49,-0.01,-0.22%)中关村分行签订合作协议,在之前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为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融资100亿元,资金将直接拨付给集团下属园区开发建设子公司,定向用于园区开发建设,充分发挥集团的示范区融资平台作用,加快了示范区园区建设进程。
此外,这次签约仪式上,集团还与银行联合,通过设立创投融资租赁公司,为中小企业搭建融资平台。此次中关村发展集团与北京农商银行合资设立北京中关村创投租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2亿元,围绕中关村示范区主要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开展设备融资租赁,将有利于发挥集团的项目优势与银行机构的客户、营销优势,满足示范区企业多渠道融资需求,提升中关村科技金融服务水平,加快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步伐,为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全国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作出贡献。
从全球租赁公司情况看,创投租赁已成为境外融资租赁机构的主流模式,该模式下部分设备租赁费用由承租企业用股权代偿,租赁余值也转变为承租企业股权,具有“创投+租赁”的业务运营特点,便于解决融资租赁公司余值管理难的现实困难。与银行项目贷款比较,融资租赁业务在利率及还款安排等方面更为灵活。
央企参与、
全方位推进园区建设
在此次签约仪式上揭牌的北京中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有限公司,由中关村发展集团和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亿元人民币设立。主要承担生命科学园新扩区域(生命园三期)的开发建设、产业促进、区域管理和科技服务。
项目公司的设立,是中关村发展集团成立以来,搭建央地合作平台所取得的实质成果,将从中央和北京市两个层面优化整合和配置资源,拓宽投融资渠道,推进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期的开发建设,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将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打造成汇集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高端人才和生产性服务机构,各类产业要素和谐发展的新型科技综合体,为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建设创新型城市做出新贡献。
正如此次仪式上中关村发展集团发布的集团标识所喻示的,集团秉承了“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引领发展”的理念,促成了人才、技术、资本三大创新创业要素的高端聚集。二周年之际的几大动作,正鲜明地凸显了集团“自主创新体系的市场化集成运营平台”的战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