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去年5月,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落定天津,在东疆保税港区开始了探索。一年来,多项优惠政策顺利落地,企业成为最大受益主体,但处于“深水区”的多项改革政策还有待突破。
东疆保税港区是天津对外开放门户滨海新区的一部分,占地10平方公里,同时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
玖龙纸业、中远散运集团、英利集团、南车集团等诸多知名企业,都将物流、进出口和租赁业务放到了东疆保税港区,期待在中国开放的最前沿站稳脚跟。
“知名企业纷纷将航运、进出口、物流和租赁业务放到了东疆,这不是偶然,而是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给东疆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张爱国说。
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中曾明确,以东疆保税港区为核心,推进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国际航运税收、航运金融以及融资租赁业务四项政策试点。其中,操作性较强的国际航运税收试点和租赁业务创新试点在方案发布一年内就已落实。
去年8月,中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明确在东疆保税港区内注册的航运、仓储、物流企业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
租赁业务创新的多个单项也在同时推进。中国飞机租赁公司第一批享受国内租赁公司购买飞机租赁给国内航空公司使用按4%优惠税率缴纳增值税的试点政策。国家发改委为东疆飞机租赁企业优先安排中长期外债使用指标达5.5亿美元规模。
今年第一季度,东疆新注册各类融资租赁企业60家,吸附效应显著。特别是2011年,融资租赁项目税收超过1亿元,占东疆全部税收的20%,对区域GDP的贡献率超过30%。“东疆模式”成为中国融资租赁业的一面旗帜。
同时,涉及深水区改革的试点政策也在快速推进中。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试点方案经过初审正在完善,海洋工程结构物、船舶出口租赁退税试点方案已经进入审批流程;简化离岸账户审批、开展资本项目意愿结汇、短期外债指标等方案已经上报主管部门。一个政策先行先试、交易方式灵活的中国保税港区迅速崛起。
谈及东疆的一系列变化,张爱国认为,方案的出台时机正好与中国进入经济体制改革深水区,航运产业进入提升阶段相契合,这为东疆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今年4月,海关总署确定授权天津海关对东疆保税港区二期封关代验收。东疆国际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的载体建设快速推进,以东疆商业中心、东疆金融服务中心和邮轮母港为载体的东疆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将于7月底完成商家入驻,8月正式开业。这些项目的建设为航运中心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东疆保税港区财政局局长张忠东说,方案获批一年后,操作性强的试点项目已经落地,剩下的试点操作难度大、涉及面广。但一旦落地实施,必将对中国企业进军国际航运业的上游市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东疆必须努力在国际船舶登记、航运金融及离岸业务创新方面取得突破,营造与国际自由贸易港区通行惯例接近的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为处在航运业上游的产业创造发展条件,同时为国际中转、国际配送、航运交易、航运租赁、离岸岸金融服务等功能的拓展铺平道路。”张忠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