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综合化与专业化经营之争
01.小公司作不了综合化经营。我们难以准确研判综合性多元化与专业化究竟哪样更适合融资租赁企业,但综合化经营需要更多、更全面的资源,管理半径大,能跨行业、跨领域协调、转移经营要素(将亏损行业的资源调度到盈利行业),显然新型的、小规模的公司即便想搞综合性多元化经营,事实上也是难以做到的。此阶段,他们见啥作啥,只求有业务的量,而未顾及长远的影响和风险的积聚,实不可取。
02.缺乏专业化的中国金融企业,业务类同,不能展开差异化竞争,必将形成价格战。中国的银行业(包括信托等)、保险业、证券业及其他准金融企业(担保、租赁、小贷、典当等),绝大多数企业只是企业名称有差异,业务高度类同,结果一家推出一个新的产品、一项新的服务,其他的蜂拥而至,无差异化的竞争,使原创者难以保持创新的领先优势,反过来打击了创新的积极性。从运行机理上,延缓了行业服务的优化速度。同质竞争,残酷的价格战又严重影响行业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提升。
03.专业化经营有利于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公司确定在哪些领域实行专业化经营,首先要依据公司自身的实力,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依据自己的经营目标,依据自身的性格、文化特征而确定。其次,在同一个专业化经营领域(如医疗设备租赁),不同公司的专业化经营操作思路、操作方式、风控路径,也有差异。其三,在一个大的专业化经营领域,不同专业化经营公司,又将各有侧重,比如交通领域的租赁专业化,大型租赁公司会介入高速公路、铁路租赁,中小型民营租赁公司则更多集中于交通工具、车辆的租赁。综上,专业化经营完全是依据各个公司的自身特征而作出度身定制的服务方式。走专业化经营之路,各个租赁公司就很容易形成自身的经营个性,打造独具特色的竞争力,这种由基因决定的差异化,是其他同行难以克隆模仿的,也可避免价格战自损利润。
二、专业化经营之优
04.精确营销。当代的金融不再是坐等客户上门,而是主动出击寻找优质的客户。没有确定的市场定位(或不受限制的多元化经营),四面出击,结果是见啥作啥,并未找到优良的客户——你对涉足的行业不了解,也不知道优质客户的标准,不知道优质客户在哪里和需要什么样的租赁服务,因而就不敢随意放弃碰到的客户。相反,专业化经营的租赁业务人员有明确的细分市场,长期专门跟踪、调研,跟该行业的各级经营者交朋友,了解其上下游合作伙伴,就会知道客户的分布及其项目进展、设备购置、更新的需求,就能精确地找到潜在客户,并对潜在客户作出分层次的分布统计,从而作出针对性极强的精准营销,营销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服务的效率也大大增强。
05.有利于培养团队的专业服务能力。租赁公司的业务团队,本身就需要包括金融债权管理,法律、财会、税务、贸易,动产管理与不良资产处置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参见罗晓春《融资租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如果前天作酒店、昨天作飞机、今天作机床、明天又作水利、后天还要作农机等等,租赁业务人员对各个行业的发展动态、经营及现金流规律、风险点在哪儿,都相当陌生,前期的专业功课不足,后期的服务方案就难以专业对口,往往停留于表皮,业务就作不好。相反,如果他只专注于一两个专业化领域(比如医疗设备租赁),他就会对该行业的发展作系统的跟踪分析,掌握行业的平均水平而不是只听潜在承租人粉饰后的一面之辞,并依据客户的经营规律和现金流状况作出一户一策的租赁服务方案。总之是专注能产生熟能生巧之效,你能职业化地一眼看清承租人的优势、亮点和风险点,便能做成别人犹豫观望的项目。你的服务方案是独特的,是不可替代的,能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因此其收益也会更高。
06.风控能力强。租赁业务人员长期浸淫一两个专业领域,就知道客户的风险点位在哪里,也有适宜的应对之策。即便出险,也能在同行中找到自己可掌握的设备买家或承租人来消化风险。专业化能承担别人不敢承担风险,消化别人无法想像的大风险。
07.专业化经营容易树立业务品牌。一个公司在一两个领域推行专业化经营,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业务积累,就会形成你独特的经营方式和风控标准,并能形成较大的业务量,久而久之,别人不敢做的项目,你可以当机决断,你的市场份额高企,市场的影响力逐步扩大,业务品牌口口相传,业务机会与日俱增。
08.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并非完全对立。我们讲一个租赁公司在一个或少数几个领域实行专业化经营,绝不是说他就不涉足其他领域,准确地分布是在专业化领域作出特色、作出规模(占公司租赁资产的主要份额),同时也不放弃其他领域的优质项目。
09.专业化是动态的、是可调整变化的。也许一个租赁公司一段时间以交通领域的专业化为主,过段时间又逐步转到能源领域,或再过段时间转到机械加工设备的专业化。只要顺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又结合了租赁公司自身的特点,且有良好的效益,才是正确的。如果把专业化理解为一定就终身,一成不变,就是机械的。
三、融资租赁公司专业化经营的内在调整
10.吸引专业化经营行业的专业人才。融资租赁公司往往具备较多的金融专业人才,对行业的专业领域的技术人才、专业领域的企业管理人才较为缺乏,因此,融资租赁公司只有及时引入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对口专业的企业管理人才(如作物流领域的专业化经营融资租赁,则引入物流、汽车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物流企业的业务管理中高层人才),才能找得到市场,真正掌握所在专业领域的经营规律、现金流状况,交易的显规则与潜规则、风险点分布等。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更易成功。
11.学习、积累专业知识、经验,培养自己对行业发展趋势的专业判断能力。要专业化经营,就要向承租人(及租赁同行)学专业的知识,掌握行业的知讯,把握行业的发展规律。避免承租人带有主观意愿的行业发展趋势判断而误导我们(比如前两三年水运行业的公司预计行业会很快转好,到迄今都未兑现,船舶租金也不能按时支付)。包括对专业化领域的行业研究进行长期跟踪、参加行业发展会议等。
12.参加专业化领域的设备交易会。广交业内朋友,扩展业务机会,探索设备厂家的促销租赁模式、风控策略和二手设备的流通盘活。
13.加强租赁同行在专业化领域的业务合作。即通过转租赁和租赁保理等方式,转出非专业化领域的项目(给对应的专业化经营公司),而大量转入自己专业化领域的租赁项目,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尽快做强做大专业化经营的租赁资产,快速打造公司的专业化优势。
四、成都金控租赁的专业化经营探索
14.成都金控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是成都市地方国企投资兴办的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属地方大中型国企,因此,公司自始至终将当地的政府基础设施项目租赁作为自己的支柱业务,且取得长足快速优质发展。目前政府基础设施租赁余额约30亿元,占到公司租赁规模的近70%,且无一笔不良,受到公司债权人和省市政府领导的肯定。
15.对中小企业,经过5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在行业分布上逐步做减法,现在集中到三个领域:一是交通,包括道路、桥梁、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二是民营的民生工程,如民营医院、学校、养老、供水、供气等;三是生态文明建设,包括节能、降耗、环保等。
16.未来用2—3年时间将成都金控租赁逐步打造 “1+3”的专业化经营格局。即政府基础设施为主,交通,民生、生态文明专业化经营的业务模式。租赁资产结构可能是:50%政府基础设施,30-40%专业化领域(每个专业化领域在10%以上),近20%为其他(优质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