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黄荣:租赁漫谈之业务篇

  有关租赁业务的部分,以自己的经历来看,首选我觉得作为租赁的投资者,要确认投资这家公司的目的是什么。是要租赁的资产,短期上资本市场套现,还是做成长期的业务平台,还是需要当成其他的金融通道工具?整体来说,金融行业比拼的应该是长久价值传承,当然就包括了长远发展的生命力。这是我对租赁业务,对这一我钟爱的类金融的基调。
  
  现在市场上投资租赁公司的太多,就像以前投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甚至金融代理服务公司,到现在所剩有几?答案很明确,那就是因为我们对于投资类似的公司的出发点,或者是经营者在半路没有坚持“勿忘初心,方得始终”,结果被大势所驱,由先锋变成惨痛的先烈。租赁公司,3800家的租赁公司,一样,逃不过同样的结局。到最后,很多都成为行业成长的奠基石。
  
  这当然也源于中国人投资的“一窝疯”精神,只要别人投的行业,我也跟投,结果必然烈士多,但是也正是因为国人的从众心理,加速了产业的磨合成长整合期。但是缺少了自我独立的思考,不会像西方一样,你开加油站,我开SEVEN-ELEVEN,缺乏产业链及产业整合的概念。
  
  所以,业务的第一要义,金融业务的第一要义,要活得久,活的久就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或者垄断的产品和行业。
  
  当然,融资租赁行业是一个永远缺钱的行业,永远对于资金有着天然的渴求。但是业务的角度来讲,未来不是缺钱的问题,而是缺人的问题。粗步来算,全国3800家租赁公司,平均每家10个租赁人,至少要38000人。而市场,光远东、恒信、仲利、国银等,光从业人员就过万。剩余的,从哪里请?任何事情是人做出来,而且金融业还要有好人才能将事情做好做顺。所以,租赁业务的第二要义,解决人的问题。如果没有人,就没有规章,没有制度,就没有风控体系的建立,就没有业务模式的建立,就是没有未来的类金融公司。
  
  所以,金融行业,尤其是类金融行业,更尤其是租赁行业,第二要义便是人才团队的建立和维护。现在经济大环境处于新常态中,这个时候真正想从事实务租赁的有长远目光的投资者,就应该用心组建合适的团队,摸索属于自己的模式,逐步建立自己的业务及风控体系,要不等到经济转型成功,你错过的就是转型带来的市场发展及长久的利益。
  
  解决了方向性的问题和人才的问题,业务的第三个问题来了,那就是要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衣服。并不是所有的租赁公司都可以去做某个行业某个产品,而要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和团队优劣来确认自己所要选择的行业和产品,而且行业和产品要合势,趋大势,要有前瞻性。租赁本身于担保于信托于小额贷而言,更容易做成规模、做成模式,做成平台。他较容易产品化、行业化、规范化、平台化、规模化。但是如不选择合适的行业和产品,控制不好前段的风险,针对中小租赁公司而言,将是致命的。之前的XX中租赁公司,为了1条船,搞得全公司停业,也有做了一个大金额的单OVER而休业的公司。
  
  未来的中小租赁公司只有2条出路,成功和失败。死路只有1条,但成功又有2条,被收购或上资本市场。命运没有太多的选择,但是,租赁公司命运的选择,却来自最初的投资者。很多人问我,金融行业什么是风险,有哪些风险,我告诉他们,最大的风险来自股东,来自投资者。投资者(股东)最初的出发点决定了这家公司的未来。所以,基本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是恰当的,是需要理智的。
  
  对于业务的初步思考,基于以上的念想和大家分享。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