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被称为第四大金融工具,全行业发展迅猛。然而在国内却一度发展缓慢。今年八月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融资租赁业指导意见指出:融资租赁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覆盖面和市场渗透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以为,落后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在产品组合、交易结构、租金安排、风险控制等方面需要优化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渠道过于狭窄单一。长期以来,融资租赁公司一般以银行贷款和跨境融资为主,自身缺乏内生力的造血功能,在资本金不可能无限增加的情况下,资金就成了融资租赁公司的瓶颈。
为解决融资租赁公司本身的融资难题,八月底的国务院指导意见特别作出安排,即鼓励融资租赁公司通过债券市场募集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筹措资金。具体的支持手段是对租赁资产证券化改审批制为备案制,大幅度放松对资产证劵化的监管尺度,采取"事后备案+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取消事前行政审批,同时将管理人范围扩展至基金子公司,并将租赁债权纳入基础资产范围。
由于政策门槛降低了,几个月来的租赁资产证券化迅速发展,产品结构也有创新。如广发资管与量通租赁合作开发的"广发恒进一南方水泥租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深交所挂牌交易),产品巧妙地设计了生产设备融资租赁方式,以租赁合同债权为基础资产,将增量租赁资产进行证券化。
我觉得,租赁资产证券化有效地解决了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难题,它就是融资租赁公司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