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一)租赁期开始日的会计处理
1.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
2.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确定租赁资产入账价值。
根据孰低原则,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应为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费用。
初始直接费用是指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的过程中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租赁项目的费用。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通常有印花税、佣金、律师费、差旅费、谈判费等。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租入资产价值。
3.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最低租赁付款额-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
4.租赁期开始日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费用】
在建工程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长期应付款【最低租赁付款额】
银行存款【初始直接费用】
(二)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的会计处理
1.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率的确定
在分摊未确认的融资费用时,承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在采用实际利率法的情况下,根据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基础不同,融资费用分摊率的选择也不同。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的确定具体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2.计算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三)租赁资产折旧的计提
1.折旧政策
对于融资租入资产,计提租赁资产折旧时,承租人应采用与自有应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如果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对租赁资产余值提供了担保,则应计折旧总额为租赁期开始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扣除担保余值后的余额;如果承租人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未对租赁资产余值提供担保,且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后承租人是否能够取得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应计折旧总额为租赁期开始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本期确认的融资费用=(“长期应付款”科目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期初余额)×分摊率
2.折旧期间
【思考问题】企业融资租入一项固定资产,租期10年,租赁资产尚可使用15年,净残值5万元,担保余值10万元。
①假定没有优惠购买选择权,折旧年限?扣除担保余值?
【正确答案】按照10年计提折旧;扣除担保余值10万元。
②若是有优惠购买权,折旧年限?扣除净残值?
【正确答案】按照15年计提折旧,扣除净残值5万元。
(四)履约成本的处理
履约成本是指租赁期内为租赁资产支付的各种使用费用,如技术咨询和服务费、人员培训费、维修费、保险费等。承租人发生的履约成本通常应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五)或有租金的处理
或有租金是指金额不固定、以时间长短以外的其他因素(如销售量、使用量、物价指数等)为依据计算的租金。由于或有租金的金额不固定,无法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摊,因此,或有租金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