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专访:中车投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山

  “一带一路”有一个很重要的内生动力,对外开放区域的结构转型,通过中西部对外开放,调整东部和西部的区域失衡;调整产业流动,将产能优势转化为投资优势,将中国钢铁、水泥等进行产业转移;装备制造业,包括高铁和轨道交通产品、核电参与到互联互通和沿线城市建设,核电、风电,包括新能源参与到世界整个能源新的建设等等。“一带一路”建设,对国际国内金融行业,特别是租赁行业全球化是很明显的利好。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各国都正在通过城市建设中的TOD模式,就是交通引导发展的理念,将交通+发展变成集成模式,这种模式通过交通线整体打包,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推动工业化、城市化有机融合,实现交通+工业,交通+城市的目标,形成了一批交通+邻港、邻空、邻铁路枢纽试验区,交通+产业试验带,这里存在非常大的资金需求和租赁需求,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从轨道交通特点来看,高铁项目初始建设投资大,周期长,投资回报率相对比较低。从日、法、德等国高铁输出模式来看,大部分都是输出技术、承包工程、出口装备,很少参与运营,盈利周期非常长。随着中国高铁盈利的加速,以后在高铁输出过程中可能就会由过去的装备和技术的输出,走到带资承建国外高铁。
  
  这个过程中,金融服务和政治因素有时候远远超过了技术和装备本身。现在高铁建设上,国际上是融资+EPC,或者融资总承包模式,以及PPP都是比较多的。在这些创新模式中,租赁业还是有比较大的市场空间。在实际操作中究竟是用技术出口、装备出口、工程承包或融资+工程承包方式,需要结合各地区具体情况,作为商业模式创新盘活项目现金流,提高项目的营运能力,通过融资、装备租赁这种形式,现在已经越来越被全球所认可。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