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8月 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聚焦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老大难”问题,确定加快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措施。会议指出,加快发展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拉动企业设备投资,带动产业升级。你认为政策红包对我国的融资租赁业意味着什么?
付勇:国务院利好政策的释放,将为融资租赁业加速发展提供新动能。
近几年融资租赁业在我国逆市崛起。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经济减速的背景下,2013年和 2014年,我国三类融资租赁企业的总数分别增长83.2%和114.6%;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分别增长35.5%和52.4%,2014年底达到 3.2万亿元。截至今年 6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达到 3185家;全国融资租赁业注册资金约合 10030亿元;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 36550亿元,比上年底的 32000亿元增加 4550亿元,增幅为14.2%。
不过,我国融资租赁的发展水平与整体经济规模及国外成熟市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如发达国家融资租赁渗透率达到15%至30%,而我国目前尚未超过5%。融资租赁被企业运用得还较少,导致企业的融资需求过度依赖银行贷款。
以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为契机,我国融资租赁业有望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记者:具体而言,融资租赁业的加速发展对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意义体现在哪里?
付勇:融资难、成本高的结构性问题多年来一直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多数中小企业而言,银行贷款这类间接融资不但成本过高,门槛也高,而在现行制度下企业都到资本市场上市直接融资也不现实。相比之下,融资租赁的申请门槛低于银行贷款,能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和设备的便利,是目前经济新常态下,降低企业负债、降低融资成本、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换代的便捷路径。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购进设备时更加谨慎,使很多设备的销售增长放缓。融资租赁企业将设备买下来,再租给企业使用,企业只须支付租金,减少了资金占用,有利于企业盘活资产,拉动企业设备投资。
目前的经济大局下,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势在必行。国务院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可以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另外,现在融资租赁还涉足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连接金融业与实体产业的重要桥梁,融资租赁行业可以独特的经营方式成为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强力支撑。
记者:正在进行“金改”的山东,近两年融资租赁业不仅成为金融创新的亮点,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全省融资租赁企业达到了 100多家。佳兆国际在市场竞争中如何把握行业契机?
付勇:去年成立的佳兆国际治理规范,主业突出并多元互补。凭借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吸引了一批具有金融、法律、财务管理等专业背景的资深人才,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目前,公司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产品服务体系,业务发展方向集中于节能环保、先进材料制造、医疗教育、电影文化等行业,并积极利用结构性融资,不断加深与银行、信托、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优化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公司渐入佳境。未来,公司将秉持对市场的敬畏之心,准确定位市场角色,力求从资源、品牌、服务、管理、文化等多方面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卓越的业务方案设计能力、高度的信用整合能力、全面的风控能力,谋求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积极为城市影院、医院、高新技术企业、政府融资平台等提供融资、增值服务解决方案,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此间,公司将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引入战略股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同从深度和广度上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并一起见证中国融资租赁业走向市场舞台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