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日前,中国康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审查稽核本部主任兼政策研究部主任裘企阳在金融租赁高级研讨会上接受专访时表示,金融租赁公司的发展应紧密配合地方经济的发展。
记者:20年来,我国融资租赁留给社会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裘企阳:我国融资租赁经过20年的发展,融资租赁市场上一些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件,给融资租赁相关人士留下了非常不好、甚至是较坏印象。这种不良结果给我国以及与我国融资租赁有密切关系的国家,造成了较坏的影响。首先,欠租问题是严重困扰我国租赁发展的重要问题;作为一种信用工具,由于债务人自身经营或市场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原因,而造成不能正常偿付债权人本息,本是市场条件下一个正常现象,但我国承租人租金拖欠问题的范围之广、规模之大,使我国的欠租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强烈的反响。其次,出租人起诉承租人欠租违约时还遭败诉;租金拖欠问题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而当时我国在法律上对融资租赁是否具有信用融资的性质没有明确规定,由此造成法院只能按有关传统租赁的法律来判决融资租赁交易纠纷,形成允许承租人以退还设备为条件而终止合同的判决。
记者:面对我国前二十年融资租赁市场的这样一种现状,请问融资租赁到底对我国经济发展起过怎样的作用?
裘企阳:融资租赁引进了外资,这不仅弥补了当时的外汇短缺,而且伴随租赁外汇资本流入的是国外先进设备的进口,这些设备对增加我国有效供给、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等,起到根本性推动作用,同时也促销了国产制造设备。同时,我国民航业的融资与国际接轨,使我国航空运输能力迅速提升。此外,少数非银行金融机构类出租人实现了租赁与地方经济的相互促进。
记者:请您以个人的看法,指出现阶段我国金融租赁所存在的问题?
裘企阳: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宏观环境问题;金融租赁是一种金融业务,由于金融机构所占有的资金比例远远高于一般企业,所以风险大于一般产业,有关职能部门对该行业的监管非常严格。
另一方面,我国至今仍未解决的市场准入问题是阻碍融资租赁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融资租赁,由于其信用融资的基本属性,使其成为金融市场的金融工具之一。根据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所有经国务院认定的金融业务都只能由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开展。现实情况是,银行基本不批准产生新的金融租赁公司。有消息称,我国2002年颁布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中租赁项下的同业拆借、对承租人流动资金的贷款以及接受租赁的委托租赁资金这三项将被取消。对此,我个人持否定态度。我国国情决定,企业间不能相互信贷,这使得金融租赁的前景非常广阔,这三项业务不仅不会增加额外的风险,而且减少了银行的贷款风险。
配合地方经济的发展,密切地方政府关系是金融租赁公司发展壮大的首选。考察融资租赁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可以发现那些将融资租赁直接或间接地作为本国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国家,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对融资租赁的利用而实现了效应最大化;另一方面,该国的融资租赁也由于与本国宏观经济有机结合而得到迅速发展,从而使二者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浙江租赁就是由于与浙江地方经济的有机结合,使得浙江租赁上半年净利润达到5500万元。
二是租赁公司自身的问题;这主要包括租赁公司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没有畅通的资金来源渠道以及委托资金只能赚取手续费等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