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行业之星】中国租赁业

  中国的融资租赁业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截至90年代中期,外经贸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审批58家融资租赁公司。由于中国当时不具备融资租赁发展的基本环境,不久这些公司即陷于困境。直到2006年以后,中国融资租赁业才再度复兴,并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再度复兴后的融资租赁业,积极发挥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色功能,通过直接租赁推动企业加快设备的改造升级,通过售后回租帮助企业盘活存量资产,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助推相关产业转型发展。目前,其行业服务范围不但覆盖电力、制造、交通运输、采矿、水利等国民经济主要传统行业,更涉及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海洋开发、等新兴产业。租赁物不但包括飞机、船舶、钻井平台、轨道交通、生产线等大型设备,还包括汽车、厂房、住宅、工程机械、计算机、农机、共享单车等中小型设备。
  
  和租赁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租赁业的特征是:
  
  1、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据中国租赁联盟、联合租赁研发中心和天津滨海融资租赁研究院测算,在2006年--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中国融资租赁业务总量一直呈几何级数式增长。2011年之后,由于总量基数增大,融资租赁业进入算数式增长时期,依然保持每年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2、多头监管的体制。中国租赁业分金融、内资和外资三种类型,一直由银监会和商务部多头监管。由于多头监管和政出多门,使得行业发展多次陷入政策危机,直到2017年,国务院才决定将由新组建的银保监会统一监管,但行业属性等主要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
  
  3、发展不平衡。截止2019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都设立了融资租赁企业,出台了促进行业发展的政策,但租赁企业和业务总量80%以上仍集中在东南沿海一线,天津、上海、广州、西安等几个融资租赁聚集区,如天津东疆港保税区、上海浦东新区、广州南沙自贸区、西安国际港务区,其业务总量占到了全国75%以上。
  
  4、售后回租业务所占比重较大。在直租、转租和回租等主题业务中,回租所占的比重一直很大,2017年这一比重虽有所降低,仍占70%左右的份额。
  
  在中国和世界租赁市场上,中国的主要租赁物是:
  
  飞机。截至2020年上半年,租赁的主线飞机达到1600架,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爱尔兰的世界第二航空租赁基地。
  
  机械装备。以工程机械为主的机械装备业务总量约为17000亿人民币,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柳工集团等重点租赁企业,约40%的工程机械通过租赁方式进入了国内外租赁市场。
  
  汽车。中国汽车租赁起步较晚,但爆发力较强,2019年,汽车租赁的业务总量约为1100亿人民币。
  
  船舶。许多船舶公司逐渐认可“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理念,随着国际船舶市场的复苏,中国船舶租赁增长态势明显,2019年业务总量约为6200亿人民币。
  
  海工设备。截至2019年6月,中国共完成19单海工设备租赁业务。
  
  据中国租赁联盟、国际租赁联盟组委会、租赁联合研发中心《2020年世界租赁业发展报告》根据相关国家行业机构统计资料的综合测算,2020年,中国融资租赁业由于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和行业管理体制的调整,增长速度有较大幅度下降,业务总量约为9426亿美元,比上年9638亿美元相比,下降212亿美元,降幅为2.2%。业务总量占世界的23.7%,仍居全球第二位。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