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知道租赁圈里的理论高手“南裘北屈”。南裘是原中国康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审查稽核本部主任兼政策研究部主任裘企阳,北屈是原中国外商租赁协会专职常务副会长屈延凯。屈老会长在北京,所以联系很多。而裘老远在浙江,且身体有恙,我每去浙江,和当地朋友提出去看望,都说已经组织去看望过裘老,等等机会吧。。。。国庆前得知裘老已于一年前在杭州驾鹤西去,怅然若失。经过多方了解,得知此消息不实,顿觉还有机会弥补,幸甚。不过遗憾的是裘老对于过去很多事情都记忆不深。
现在的租赁圈里,直到裘老的人不多了。我一直觉得尽管已经快到不惑之年,融资租赁始终没有摆脱草莽的状态,虽曾经也有过一些杰出的代表企业和人物,但是缺乏沿革始终是一个缺陷。这也是融资租赁很难长大,真正成为象西方那样与银行、证券成为三足鼎立的企业融资工具的原因之一。
裘老出身革命家庭,生父1940年牺牲在吕梁抗日前线,孩提时代就和生母经受过国民党的提篮桥监狱地锻炼。幼儿时期幸得养父母培育,继父吴波是第五任财政部部长。所以裘老总结自己一身是“两妈三个爸”。吴波部长过世后,裘老遵从遗嘱,将父亲在北京的两套房屋交公,裘老还资助北京通州的困难学生。
从事融资租租赁行业后,裘老在租赁业务、理论探索和实践上确实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裘老、屈老会长这样出身革命家庭的老一代租赁人对于融资租租赁的发展一直是站得高、看得远,始终是强调融资租赁要基于实体经济,要服务于实体经济。一直融资租赁奔走呼号,行业期待更多像他们这样的融资租租赁人。
为了对裘老致敬,特意连载数篇裘老观点文章。
祝愿裘老安康!
一、生平简历自嘲打油诗(作于2009年)
生在战乱中,长在红旗下;
身世欠规范,两妈三个爸。
若非蒋委座,哪有活的他;
若非养父恩,哪有今日他。
认字他不怕,会把字典查;
若要论知识,只够井底蛙。
工农商学兵,哪样都不落;
到底归何类,是杂不是家。
成就有多少,实在不敢夸;
凡事讲认真,不怕招人骂。
已过古稀年,奉命看晚霞;
奈何没心肺,只会乐哈哈。
二、裘老与租赁年轻人的通讯
裘老:
您好!来信收悉.也看了您给上海银监局非银处处长的回信,感慨颇多。
就目前新疆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我也深有感触。新疆唯一一家的金融租赁公司已经夭折(主要受德隆之害),新疆商务租赁公司(即当时邀请您来新疆讲课的公司)由于没有把租赁作为主营业务,当然也有其自身的资质问题,而是把资金主要用于风险极高的变向的"高利贷"上,结果导致大量资金无法按期收回,加之银行政策的紧缩,资金上出现问题,目前也已是奄奄一息.
在此情况下我也离开了从事4年的租赁业务(虽然时间不长,但心理对租赁的热爱还是一如直往),现在我在一家和租赁毫无牵连的公司就职,但心理上对租赁仍然难以割舍.也不知道何时能够再从事租赁工作,
有时想及至此,郁闷难宣.最近思想上的起伏比较大,也没有对他人倾诉,在这里就给裘老说说吧,但愿没有打扰你的耳朵.
我即将30,但在事业上仍然是一事无成,也总想给自己定个位,可总是没有明确下来,一开始想的是能和租赁长期打交道并对此充满了信心,后来由于商务租赁的衰退,自己也迷茫了很久.30应是而立之年,可自己仍然是无所适从,找不到自己未来的方向,仍在颠沛流离.随着年纪的增长,不安全感和急功近利的感觉愈发强烈,为此而终日惶惑不安.不知裘老能否给我指点迷津.裘老时间宝贵,但愿我这些琐碎的事没有打扰你。
小L2005.12.21
小L,您好!
来信收到。我崇尚伯恩施坦的一句名言:过程就是一切,目的是无关紧要的。的确,人如果要讲目的,那就完了。因为,除了自己的不再存在,还会有别的什么最终结果呢?因此我极端自私,把自己的生命中的每一天都看得无比宝贵。我要过好自己的每一天。但是,这由得了我吗?
我想痛痛快快地在大海里游泳,可偏偏这里是戈壁沙滩;
我想美美地晒他一天太阳,可偏偏遇到阴雨连绵;
我想享受一下给孩子喂奶的乐趣,可偏偏自己是个男性;
我想上哈佛读博士后,可偏偏我爹娘只晓得在陕北放羊,压根儿没让我认过字;
我想学刘翔,可偏偏自己长了一副罗圈腿;
我名牌大学毕业而且成绩优秀,本来可以到首都大机关里工作的,可偏偏有什么海外关系,户口和组织问题当时解决不了;
我在证券行业多年,凭着海归的牌子,加上自己的高智商,在中国数得着的这家名牌证券公司里面已经可以吆五喝六,可偏偏它被清理整顿。等我再要挪地方时,却发现,中国的股市,已经成了坟场。
故此,我一生没有理想。从来没有想过我要从事哪个行业,达到什么地步,取得什么成就。每天醒来,只问今天能让我做什么。让我做什么(当然,不包括违法乱纪的事),我就做什么。
首先,为了生存,我得做。所以在我的词典里,没有“喜欢”“不喜欢”这样的词语。
其次,由于对我来说,这是机会,最最现实的机会,是增加自己的附加值的唯一途径。所以,我要竭尽全力设法把它做好。
那么,到底做好了没有呢?是不是一努力就见效果,见成绩了呢?没那么回事!否则就没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名言了。而如果一旦见了成绩,是不是就该有回报,升官,发财,泡妞了呢?那才不一定呢!完全可能是生不逢时,无人赏识,继续坐你的冷板凳。 那还有什么意思呢?有啊!既然自己天天在埋头诚实劳动,那么,就可以由于不想、不会和未曾害人,而归入好人之列。精神可以完全解放,无需担心半夜鬼敲门。又由于自己天天在埋头诚实劳动,日积月累,本事只会越来越大。一旦机会降临,就能大展宏图。
或曰,这太迂腐,甚至懦弱,至少要考虑个投入产出罢?对啊,我讲自己自私,就是最最注重投入产出。但是,我这里的产出,不是功名利禄,因为那由不得我,而是自己身上的能耐。能耐越大越好。那怎么能大呢?多投入呀!
可是,费了力气长的本事,用不上怎么办?“功夫不负有心人”,“风物常宜放眼量”。用一生几十年做标尺,触类旁通的例子就多了。例如,烧锅炉,养奶牛,学俄语的经历,对我今天设法学习、适应和做好融资租赁业务,都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铺垫或路演。例如,当年抠畜牧学知识的小有所得,就给了我后来抠民商法理以足够的勇气。
由于天天投入,天天有收获,所以天天快乐。发愁,发牢骚之类伤自己身体的傻事,是同我绝对无缘的。
的确,这里有一个什么是收获的问题。我认为,对于任何人来说,在温饱不成问题的前提下,主要是自身价值的体现,而且是那种毫无功利色彩的价值体现。例如,目前只能靠轮椅行动的我,所能做的仅仅是,绝不抢道,永远让他人和快车先行。然而,这难道不是给城市的交通畅行做出了一点最最起码的贡献吗?
时至今日,无需有不安全感。只要放得下架子,就是拣破烂,扫楼道,也饿不死人罢。
具体地说,如果你留恋融资租赁行业,那么,可以问问HW,他应该有这方面的线索。反正是,你要价越低,向你敞开的门就越多;你越有用,你选择的自由度就越大。
我一向认为,在人群中,最可怜的,是各种各样的做坏事的人,因为他们太不知道心疼自己。在好人中,最可怜的,是患得患失的人,因为他们老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生命。
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裘企阳 2005.12.21
WJ,您好!
我是天天快乐。没有不快乐的时候。
文革中在台上被作为苏修特务批斗时,我的精力集中在人们的语言逻辑上。同样一件事情,如何能够或者把它说成黑的,或者把它说成白的,而且似乎都有理有据,因而振振有辞,借此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一场下来,感到颇有收获,所以高兴。
被关禁闭时,又高兴了。因为无需自己去食堂排队买饭,可以集中精力学习。学什么?《资本论》,《反杜林论》,都是马列经典,谁敢拦我。结果是,好好地补了大学里没来得及钻研的一课。
1998年开始,康富租赁濒临破产。而我每天5点半进办公室,打开电脑,干得津津有味,当然是十分快乐。干什么?两大类:一是打官司。研究法律和诉讼技巧:二是研究和处理企业债权股权重组或破产清算的法规和操作程序及细节。结果收获颇丰。有些内容还写进了书里。到现在,讲到这类课题,我都有话可说。
我酷爱俄罗斯歌曲。曾经被北京《快乐的风》老年合唱团录取。但是,工作太忙,实在去不了,只好放弃。但并不沮丧。因为自己的生活十分充实。而且确信,即使有一天世上没有一个人要理睬我时,我也不会寂寞,因为,那些俄罗斯歌曲还在等我唱呢!
希望你和大家都天天快乐!
裘企阳 2005.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