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融资难,难于上青天?

  任何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都有一个很小的起因和一个巨大的社会背景。
  
  2014年,正值钢价一路暴跌。山东一个主要生产汽车刹车片的公司陷入了经营困难,公司四处举债以维持工厂运转,涉及商业银行、担保贷款、租赁和高利贷等渠道。
  
  这个公司叫山东源大工贸有限公司,而这个公司的法人代表,就是于欢“辱母杀人案”的受辱人——苏银霞。
  
  2016年,这起案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讨论。大众讨论在焦点在于是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害,以及是否构成正当防卫,而少有人注意到这起“辱母杀人案”的起因其实是源于高利贷暴力追债。
  
  融资难,到底难在哪里?
  
  市场不景气导致苏银霞借高利贷运转,2014年7月和2015年11月,苏银霞两次分别向地产公司老板吴学占借款100万元和35万元,约定月利息10%,即使不加复利年息都超过120%,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36%。截止到2016年4月,在支付本息184万和一套价值70万的房产后,仍无法还清欠款。
  
  这不得不让我们设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当时苏银霞从银行融到了资度过最艰难的时期,是不是就没有后面的悲剧发生了呢?
  
  这涉及到了一个全国性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当前,不管是来自国际特朗普的贸易战还是中国内部新的结构转换期,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这个问题将更加严峻。
  
  有鉴于此,2018年9月19日,王林时间如期而至,就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以“践行普惠金融,服务产业项目——2018长沙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论坛”为题,开展了一场实战讨论。
  
  来自企业、金融、政府部门的各方代表齐聚一堂,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问诊把脉,希望产业和金融相互支撑,达到良性循环。
  
  三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先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经验、需求和困惑。说到融资难的问题,企业家们开启了“吐槽模式”。
  
  总结起来,企业家们的槽点主要在这些方面:有些企业在创立之初,只要生存不成问题,没想过融资,没想借助外部的力量,想靠自己壮大,金融意识不够强。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他们发现要想继续做大做强,就会有融资方面的需求和困惑。而在融资的过程中,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轻资产企业因为缺少抵押物,处处受限制,一些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发现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门槛高、信息不对称、金融产品少、不够接地气、程序复杂等问题。
  
  “急需用钱的时候,资金迟迟不能下来。”一位企业家在会上表示。
  
  多方合力,创新融资选择多样化
  
  在2017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曾表示,到2017年7月底,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已达7328.1万户。仅2012年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就超过16.3万亿元,但超过75%的贷款需求都未得到满足。
  
  “银行其实对中小微企业也是很重视的,不仅开发专门针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还成立专门的业务部门,政策方面也会有些倾斜。为了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很多银行也开始了线上线下联动,解决效率不高的问题……”金融业代表纷纷表示。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企业有融资需求,银行也在做很多相关工作,推出很多产品,政府在在这中间做了很多工作,为什么感觉双方像在自说自话,就是解决不好“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问题呢?
  
  “融资难,一直是中小微企业难以迈步过去的坎,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的是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企业、金融业、政府三方面都要更加努力,并且加强沟通。”王林老师表示,企业一方面要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及制度,增强内部资金调度能力,另一方面淘汰产能过剩的、破坏环境的,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另外,还要维护好信用。
  
  “金融业也要创新银行产品和服务,产品要接地气,并多做宣传;主动适应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下调客户信贷业务准入门槛,下调相关行业、产品客户评级准入标准。设立专门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质押物、担保物的范围,推动银税联动为企业增信。”某政府代表表示。
  
  “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离开实体经济,金融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服务好实体经济,才能为自身的发展建立扎实的基础。”王林老师总结道。
  
  实际上,国务院和相关部委今年下半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国务院常务会议三次部署推进、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发文提出23条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措施、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进一步提高到1000万元……
  
  这些政策的落到实处,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但我们相信,经过多方合力,潮水的方向终将改变。
  
  时间君曰:
  
  其实作为一个公司的创始人,首先需要居安思危,在公司运转良好的时候,也不要得过且过、自大自满,盲目扩张,准确判断市场可能存在的风险,优化团队,管理合规化,提高产品竞争力,优化商业模式,提高金融意识,做好融资的未雨绸缪。
  
  一旦遇到迫在眉睫需要融资的情况,也不要病急乱投医,去染指高利贷。企业家要创新融资思路,银行不负责雪中送炭,它有自身发展所需的完美要求,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企业融资并非只有一条路可走。
  
  著名投融资专家房西苑在谈到融资时表示,依据是内部融资还是外部融资,是权益融资还是债务融资这四个象限,融资者有四种选择:
  
  外部债务融资:用企业的信用借贷外部资金。例如对外发行企业债券,银行长期借贷,其他形式的外部借贷等;
  
  外部权益融资:用企业的股权去交换外部资金。例如引进新股东增资扩股,上市发行新股公募资金等;
  
  内部债务融资:企业在内部拆借或挪用资金。例如折旧资金理论上应该用于固定资产更新,现被挪用于其他新项目;或者向内部股东借贷资金,还本付息;
  
  内部权益融资:用企业的权益换取内部资金。例如股东放弃分红权益,将利润转为资本公积金继续投入企业运营;现有股东根据自己的股权比例追加资本金,增资配股。
  
  融资者需要根据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的不同来衡量,选择一个最适合自身发展所需的模式才是明智之举。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