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租赁联盟、中国租赁业创新服务基地和天津滨海融资租赁研究院组织编写的中国租赁蓝皮书—《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日前发布。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3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不含单一项目公司、分公司、子公司和收购海外的公司)总数为5022家,比上年底的4508家增加514家;行业注册资金统一按人民币计算,约合17202亿元,比上年底的15165亿元增加2037亿元;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45200亿元人民币,比2015年底的44400亿元增加约800亿元,比上年年底增长1.8%,与2015年第一季度34200亿元相比,同比增长32.2%。
中国租赁联盟召集人、蓝皮书主编、经济学家杨海田对媒体说,进入2016年,全国融资租赁业本可继续呈35%以上的快速发展态势,但受易租宝事件的无端影响,多家银行停止了与融资租赁企业的贷款和通道业务,北京新三板停止了对内、外资租赁企业的审批,一些地区甚至停止了外资租赁企业的注册,再加上全行业的风险排查,使得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杨海田认为,2016乃至整个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仍将很大,我国要完成和较好完成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是没有可能,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吸取2015年的教训,走出“淡化GDP”、“救市”这样一些理论误区和盲目追求第三产业比重的倾向,坚定不移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杨海田说,我国融资租赁业自2006年再度复兴后,在没有得到什么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一直逆势上扬,一直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根本职责。2015第三季度和2016第一季度,融资租赁业再次遭遇政策风险,对她的责难和打压同时来自多个方面,但她还是顽强地走了过来,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在我国,很少有那个行业能做到这点。从2016第二季度开始,随着易租宝事件负面影响的消除和全国行业风险排查的结束,融资租赁业将重新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预计在整个十三五时期,还将继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许多城市和地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强力支撑。尽管受一季度发展的拖累,年内业务总量仍将超过5万亿人民币,从而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租赁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