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10月13日电(记者 洪晓红 孙权)“中国经济发展及宏观经济政策论坛暨坤盛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开业庆典”12日在乡镇企业发祥地江苏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举行,标志着与实体经济联系紧密的融资租赁业正渗透当地注入鲜活血液推动科技创新。
据了解,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的现代商业模式,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已成为连接金融资本、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纽带,对各国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融资租赁每年全球交易规模超过7000亿美元,成为欧美发达国家中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金融工具,被誉为朝阳产业及“新经济的促进者”。中国融资租赁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市场渗透率仅为4%,远低于欧美国家20%以上的平均水平,发展空间巨大。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经济学家刘伟教授在论坛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新常态的发展新阶段,新常态不仅对于中国的实体经济是一次大挑战,对中国的金融业发展更需要以创新来应对挑战,这其中包括要面对经济下行、产业转型和互联网革命的多维打击。他认为创新驱动是根本出路,没有创新的投资必然造成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结构调整仍是一个长期过程。
前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认为,面对当前“换档期”、“阵痛期”和“消化期”三期重叠形势,国家的改革发展路径和思路很清晰,作为银行业本身要找准定位,按市场需求和经济规律来做,互联网金融冲击了传统金融服务理念,但这并不是一个谁替代谁的问题,也没有灵丹妙药可寻。
中植集团执行总裁兼坤盛国际融资租赁公司董事长唐敏介绍,融资租赁作为一种连结金融和实体经济的纽带,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资本处理模式,可使中小微企业和高成长企业改变资本结构和现金流水平,是一种限制少见效快的融资方式,可助推企业的创新力和新兴产业的科技金融步伐。
在今天的论坛上,中南重工、红豆集团等六家上市公司领导及专家学者就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融资租赁业带来的变革进行了深度对话,无锡惠山区与中植集团在O-Park园区合作成立的总投资1亿美元的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同期开业,坤盛国际租赁与工行、中行、农行无锡分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并从事对无锡政府公共资产和国有固定资产的盘活等业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