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介绍
江苏金租成立于1985年,中国最早的金融租赁公司,是国内仅存的没有更名的租赁公司,也是目前A股唯一上市的金融租赁公司,02年之前一直比较稳定,02年之后二次创业,取得了一些进步,目前在金融租赁中定位服务中小服务三农,是有特点的定位,租赁行业的资产偏好,业务模式都是以大单为主的,例如比较靠前的银行系租赁公司,资产规模都会很大,业务模式主要来自于飞机轮船,江苏租赁选择了比较错位的市场定位,以中小型客户设备租赁作为市场开发目标,大批量小单化的特点,采用多行业开发,对多个细分领域进行开发,在每个细分领域采用不同的模式。小行业领先、大行业跟随配置,形成10个大板块,50多个细分领域,通过和行业主要参与者合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渗透率,这样的市场业务配置会带来几方面特点,第一细分领域足够深,第二足够分散行业风险分散性会好,不会有系统下风险。2018年3月作为首家租赁公司在A股上市,上市以来业绩增长保持很稳定态势,从上市资产规模不到500亿,现在1000亿,四年完成翻倍增长,ROE和ROA大幅度领先行业平均水平,得益于市场和客群的选择,小公司的利差空间会比大公司更高,市场担心小公司风控,从数据来看这块质量很好,不良率显著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开发模式,和其他租赁不太一样,租赁业务开发特点不是设置网点进行平面营销,而是基于行业纵向开发,不受到区域限制,在行业维度下可以辐射全国;近年来随着小单化转型,形成了厂商租赁的业务模式,当我需要进行行业开发,先和行业内龙头厂商洽谈合作,为他们提供租赁服务,但凡达成合作之后,会是一个批量进入的状态,所以最近两年合同数有一个快速的增长。这验证了公司的模式的落地性,现在平均合同金额只有80万左右,带来了公司最大的调整在于业务处理能力、后期管理能力能不能跟上业务的发展,所以近年来加大租后管理,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业务处理方面能够达到十万量级的水平,租后管理实现了良好的管控。
问答部分
01 / 对于厂商租赁模式,客户把控情况?
答:最后业务的关系一定是和客户形成的,不是和厂商的,最终触达客户的。
02 / 如何看待和小微银行竞争关系?
答:
1)首先适用客户有一些差异性,因为很多客户如果是轻资产的,银行在融资的时候会侧重担保,但是轻资产是很难提供担保的,租赁公司不会完全看担保,会看预见现金流的情况,以及能够覆盖还款金额的测算,租赁看重未来会有什么,去匹配租赁业务方案。
2)从反映效率上,看一些做小微的银行,有一些低利率的产品,但是从自己的了解,银行的小微还没有脱离大项目信贷什么的模式,各方面要求会比较高一些,小客户更看重的是审批和放宽速度,江苏租赁的放宽流程一定是更快的,而且没有搭配的要求。放宽速度,最快可以当天,需要单独项目审批的话可以最慢需要一周左右可以完成。
03 / 厂商模式下对于合作厂商的选择标准?
答:选择厂商,一定选龙头,合作的主要是世界排名前五,一方面会在意什么水平融资,另一方面是理念契合和流程融合,对于江苏来说,股东是欧洲最大的租赁公司,通过厂商租赁有成功的业务实践,所以把理念和实践带到了江苏租赁,厂商合作的时候可以更加明白国际大企业在意什么。厂商更在意的是服务方案、服务效率、客户准入,而不是简单的照搬风控的指标,对于金融机构没有成熟的理念是很难做的完全匹配的。可以做到根据每个厂商做出不同的产品匹配他们的客户需求。
04 / 投放行业的情况?
答:新增投放,清洁能源、交运、工业装备会大一些;清洁能源主要是光伏、风能、储能等相关的,这个版块最早是从光伏切入的,做分布式光伏电站,做到行业第一,以光伏为切入点到风能和储能,后面可能会拓展到生物质发电等;交运主要是汽车,乘用车和商用车,商用车包括工程用车、专用车辆、公交车(公交车换成新能源);工业设备就是印刷、包装等等,近几年增幅很快。其他版块,信息科技、农业机械,市场占有率很高,但是市场规模不大。存量业务里面,有一些公用事业,不是平台类,例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等,自身有现金流的业务,清洁能源是划到电力热力燃气的。新增投放的重点方向,不需要某个板块非常集中,刚刚提到的几个方向可能是重点投放的配置,没有说锚定某个行业一定要做到多少。
新增投放的时候会考虑到宏观大周期,公司小单化后资产久期会变短,现在基本1-2年,需要把握的风险更多是行业风险,行业风险1-2年的周期是可以把控的。
05 / 新增投放的收益率情况?
答:投放收益率,一类是增长类业务,更多是过去的业务模式,城建、医疗、教育,这块在IRR7-8%,要看具体项目,一类是转型类业务,像零售小单化业务,区间就很大了,因为不同行业差距很大,有些行业天然报价很高,IRR可以到10-12%,一定是高于大单业务的。
06 / 既然投行以行业为导向,为什么区域结构目前依然是以江苏省为主?
答:首先不会考虑区域分布,是跟着行业需求走的,除了江苏比较高,其他都比较分散,江苏高主要是区域地缘优势有关,另外近两年启动了区域线开发的模式,通过在苏南地区派驻当地业务团队,获取当地的一些中小微业务,这个模式不是公司首创的,台资的租赁公司做的很成熟,但是江苏做这个对于公司有优势,因为资金比台资租赁公司有优势,台资IRR能到18%,公司基本到12%。先看市场有没有合适的资产,搭建一个2-3个人的小团队,再属地化去扩张,先看资产不是先看人,选苏南就是因为经济基础比较好。
07 / 从投放的节奏来看,大体有没有一个指引,要在多少时间内资产规模实现多少的增长?
答:从过去来看,基本保持两位数以上,基本靠20%,未来会继续努力朝着这个方向走,但是会考虑政策和市场挤压,但是资产两位数增长一定是努力方向,随着市场竞争激烈,定价一定会被挤压,一定会以量换价。
08 / 客户续贷的情况?
答:续贷是比较少的,公司是基于设备的价值为基础,一定时间之后残值很低,继续做这个设备是不经济的,会匹配设备的经营周期,但是如果厂商有新的业务需求可以做。
09 / 目前不同行业团队的前台人员配置情况,以及未来后续人力增长的规划情况?
答:开发模式的问题,不是说自己的人去销售一线,去一对一拉客户,而是通过厂商在销售端口去拉进来客户,每天可能是几百几百进量,在前端是不需要太多人,主要针对厂商和经销商,不需要自己和客户去推销,所以前台业务人员不是在一线的角色,更像一个产品经理协调产品运营。这样的模式下,人员需求大的主要是IT、风控。现在人员是400人,在金租中已经算是规模大的。
业务员不会跨行业覆盖,在某个固定的时间段不会做2个行业,产能方面,厂商是一个维度,进单量是另一个维度,需要考虑业务承载量。
在行业储备上,内部有储备过程,因为行业是有周期的,可能会遇到下行周期,所以会储备新的方向,有新行业研究职责。
10 / 对于前台销售业务团队的考核机制,主要背什么KPI,规模还是其他维度?租赁是一个收益前置风险后置的业务,我们在考核中如何防范逆向选择?
答:
1)KPI除了考核当年投放,回收率也很重要,而且地位和新增投放差不多,所以客户经理会考虑到这个问题;
2)现在越来越多的业务当中,客户经理主动的干预性是越来越低的,即使人工评审的决定权也在后台评审人员。
3)还款方式是定期还本付息,月度季度都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去匹配,比较灵活。租赁物残值是下降的,所以还款方式也是匹配的,需要还本付息同时进行。
11 / 从行业属性的角度来看,哪些行业比较容易暴露出风险?
答:平台和政府类背景的业务,可能会有一定的业务风险,银保监会出台15号文,对于地方债务非标融资的管控,对于租赁、信托、城投债影响比较大,资金链卡住了,增量会受限,新增又没有了,对于很多借新还旧的地方造成前面债务的风险暴露,所以这些业务后续风险可能会出来。
12 / 从收入和成本的确认,公司整体的经营业绩是否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因素?
答:没有季节性盈利影响,因为行业足够分散,而且投放也不像有银行有一些季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