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上海电气:乍看公告怪吓人,不过领导要保命

  本文纯属瞎蒙,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反对任何形势的阴谋论。
 
  简单谈一下对于这类的问题一般解题思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说一下调xia查meng结论:只是一个领导早有预谋的甩锅官宣,只不过可能甩锅的时候不小心,把更大的领导脑袋给砸了。
 
  上海电气今天,在我炒蛋炒饭那会突然公告,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控股子公司上海电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电气通讯),公司持股40%应收账款大规模逾期,存在大额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而通讯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86.72亿元(2020年末应收账款3.89亿元,应收款项融资55.25亿元,应收账款表外融资27.75亿元),账面存货余额为22.30亿元,通讯公司在商业银行的借款余额为12.52亿元,上海电气向电气通讯提供的股东借款金额合计为77.66亿元,均存在重大损失风险。
 
  乍看之下,可能会发现这个公司几个财务指标极其不合理,涉及的贸易融资、表外融资是不是有猫腻,说实话这些真心不是什么大问题的,或者说是由问题导致的二次问题,而从公告字里行间,我真正的产生了三个疑惑:
 
  1、国企为何会借给合营企业这么多钱?
 
  根据公开资料,2020年末通讯公司总资产101.04亿元,净资产13.15亿元,2020年营业收入29.84亿元,净利润0.9亿元。换言之,对于持股40%的上海电气而言,其权益价值不过5亿多点,那么电气为什么会提供15倍于自身股权价值、2.5倍于年收入价且多达77亿的股东借款?
 
  大家都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国企对于合营公司,无论并表与否,一般都以出资比例,同比例承担责任,而这种责任一般贯穿于投资、担保、融资等几个方面,那么对于这股东借款规模是显然不合理的?
 
  2、几个小股东是干什么吃的?
 
  从电气通讯股东及股权结构看,通讯公司共有6位股东,分别是上海电气、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鞍山盛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富信丰源贸易有限公司、上海东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奈攀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分别是40%、28.5%、8.5%、8.5%、8.5%和6%。
 
  电气通信主要从事特种通讯系统等高科技通讯设备的研发、生产和经营,而除了星地通之外,后四个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除电气通讯之外,完全没干和这个行业相关的投资,他们是来干什么的?
 
  在用企查查的时候(不是广告),更有趣的一些东西出现了。
 
  去年12月,与这次出事的电气通讯仅有一字之差的电气通信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大致相当。而这家公司,就完全没上面四个大哥什么事情了。
 
  不正常啊,绝对的不正常。
 
  3、真正的风险资产到底是多少,为何往高了报?
 
  电器通讯公司已经陆续起诉了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贸易分公司、哈尔滨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富申实业公司和南京长江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要求五方向通讯公司合计支付货款44.63亿元及违约金。
 
  讲道理,这五家公司除了富申实业之外,都是耳熟能详的国企和央企(长江电子),我也查了一下富申实业,这才是更有意思的东西,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其一:乍看也像个真国企(估摸着第五办公室这种神奇的存在,如果被牵扯出来瓜,就很有意思了,就是开头说的可能甩出去的锅把大领导脑袋给砸了);其二,富申的子公司当中只有一个活人,持股51%,另外49%股权的那位大哥我不认识。
 
  当然姑且先放下这个第五办公室。
 
  真正的问题是五家合计44亿多的账款应该并没有实质性风险,那为何一骨碌全给抖落了出来呢?
 
  我的答案
 
  带着这三个大问题,我进一步去翻了一下上海电气的,结果在第一条新闻就找到了答案。
 
  时间和人物对起来,很多问题就很好解释了。
 
  因为电气通讯的一把手兼着上海电气的副总裁,钱自然不难协调;
 
  老公司的一把手是新年初换的,新公司班底是旧年底成立的,原来那帮小股东就不带着玩了;
 
  人是四月初抓的,账是四月末坏的。
 
  事已至此,如果你是新领导,这事你是往大了整能保护自己,还是往小了弄更好处理?
 
  但是万万没想到……
 
  可能还有自己不知道的故事。
 
  凡事就怕机关算尽太聪明。
 
  想明白了,明天大概率跌停,整点?
 
  千万别!
 
  凡事就怕太自作聪明、自以为是。
 
  整个洋气点的结尾:
 
  纯属瞎蒙,FYI。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