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天津讯(刘菲菲)通过一年多的创新实践,作为全国迄今唯一一家以融资租赁命名集中审理融资租赁案件的专业法庭——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融资租赁中心法庭,已逐步成为天津东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后盾。
结合区域自身特点,东疆融资租赁法庭在疫情防控期间制定出台了《应对疫情风险服务融资租赁行业十项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对租赁产业的影响。同时,探索“定制化、流程化、专业化、多元化”审判模式,通过实行融资租赁案件“领办制”;发布“立案指引”“多元解纷指引”“诉讼指引”“要素式审判”四个指引性规范;推进标签化立案—要素式审判—示范式判决的专业性审判;引入行业调解、商事调解,合作打造“多元解纷共治中心”等方式,全方位为东疆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司法保障。
在天津东疆管委会的支持下,东疆融资租赁法庭将庭审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适应融资租赁未来发展需求的互联网审判中心,探索应用“互联网法庭”,采用智能视频庭审、多维度举证质证等手段,将现代科技覆盖运用于庭审全流程,实现“不见面、非接触”方式在线办案,“让企业办事人打心眼里感受到了诉讼的方便”。
截至2020年底,东疆融资租赁法庭以11名员额法官,全年累计收案4500余件、涉及融资租赁纠纷超3500件、诉讼标的额超26亿元的业绩收官,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也将“执行合同”“保护中小投资者”等营商环境指标优化工作落实到审判实践中,进一步促进营商环境法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