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当前已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复合型非银金融产业之一,其主要面向企业对于高价值装备的需求,帮助企业快速获得所需设备,减少一次性支付资金压力,具有融资便利、期限灵活等突出特点。
飞机作为一类高价值的设备资产,对于航空公司而言,直接出资购置的方式将对公司形成较大的资金占用压力。为了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融资租赁已成为全球航空公司引进新飞机的主流途径。
与传统银行贷款相比,通过飞机融资租赁,航空公司可显著降低飞机引进成本,便于快速引进新机种和新机型,帮助航空公司解决机队扩张与资金短缺之间的矛盾。同时,通过以租金支付的形式进行还款,也更有利于航空公司优化财务结构,改善现金流。
融资租赁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类重要金融业态,近年来受到国家层面重点关注,国务院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推动融资租赁产业发展。同时,海南省省级层面及海口、三亚等重点城市也针对融资租赁产业,分别明确了相应的发展鼓励政策。从中央到地方所形成的立体化政策体系,已为海南发展飞机融资租赁产业奠定了较完备的政策基础。
各层面关于融资租赁产业的相关支持政策(部分)
在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大机遇下,海南将试点实施包括开放第七航权在内的一系列航空运输开放政策,着力打造国际航空枢纽,这将极大促进国内外航空公司在海南设立基地并组建机队,从而带来可观的飞机引进需求。利用这些优势,海南自贸港将有望打造成为全球飞机融资租赁产业的聚集地。
同时海南自贸港“零关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15%等政策,将进一步给融资租赁企业在海南经营活动带来利好。
海南自贸港开放性政策利好
具体利好1:所得税税收优惠
“对注册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目前我国内陆非特殊政策覆盖区域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通常为25%,国内部分融资租赁发展先进地区可以通过协议方式实现五年税收返还,实际税率为前两年15%,后三年20%。而若融资租赁企业在海南注册落户,则将享受15%的税率优惠政策,从而能持续稳定地降低经营成本。
具体利好2:加速折旧和摊销
“对企业符合条件的资本性支出,允许在支出发生当期一次性税前扣除或加速折旧和摊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根据我国现行政策,飞机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1],注册在海南自贸港的企业,根据《海南自贸港总体方案》,未来或可允许飞机加速折旧,这将有效降低融资租赁企业所得税负担,优化现金流状况。
具体利好3:进口“零关税”
“对岛内进口用于交通运输、旅游业的船舶、航空器等营运用交通工具及游艇,实行‘零关税’正面清单管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目前我国飞机进口关税为1%到5%左右[2],由于飞机购买价格不菲,其所需缴纳的关税金额一般较大。注册在海南自贸港的融资租赁企业购买符合条件的飞机时将获得“零关税”政策优惠,大幅降低购买成本。
除此之外,融资租赁企业在海南自贸港注册还能享受到员工个人所得税优惠、外债额度提高、境外融资便利等诸多利好。综合来看,海南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未来将成为我国飞机融资租赁发展的政策新高地。
海南自贸港飞机融资租赁发展起步
参考我国天津自贸区、上海自贸区、福建自贸区、广东自贸区等飞机融资租赁行业先进地区起步经验,走通“第一单”业务是自贸区开展飞机融资租赁的重要开端,对目标招引公司具有样板性作用。
目前海南自贸港已于2020年10月完成飞机融资租赁“第一单”,标志着海南正式走通飞机融资租赁业务流程,充分体现“海南速度”[3]。
随着自贸港建设进程不断加速,海南未来将有望进一步出台相关行业扶持政策、完善辖区内行业服务体系,形成良好产业环境,助力飞机融资租赁行业发展。
结语
目前我国头部航司机队获得方式中融资租赁方式比例约为36%,与先进国家头部航司机队融资租赁获得方式占比80%相比仍相差较大[4]。但这同时也说明,国内飞机融资租赁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仍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在自贸港高度开放政策背景下,海南飞机融资租赁行业已经蓄势待发,未来海南也将有望成为我国飞机融资租赁发展新高地,进一步推动我国飞机融资租赁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