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多年来业绩持续增长。2007-2019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36.12%。公司归母净利润近年来也持续增长,2013-2019年归母净利润由19.1亿元增长至43.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4.62%。
2020年上半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略有下滑。其中,收入同比下降13.7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96%。但是,我们预计全年的业绩将基本维持稳定。主要因为:①整体来看,疫情以后中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带来的的冲击,经济整体呈现恢复性增长和稳步复苏态势,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全年GDP同比增长2.3%,达到101.60万亿元;②从供给端来看,工业生产恢复较快,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7.78万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3亿元,增速为2.6%;第三产业增加值55.40亿元,同比增长2.1%;③从需求端来看,基建显著发力,固定资产投资自疫情后恢复迅速,2020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9%,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89万亿元,同比增长2.9%。
在融资租赁方面,公司是中国融资租赁界的常青树与黄埔军校。公司是中国最早一批的融资租赁企业,贯穿中国融资租赁发展史。2001年中国有11家融资租赁企业,公司便是其中之一。2019年我国从事融资租赁的企业已经达到12310家,从资产规模和利润规模来看,公司始终位于行业前列,可谓融资租赁界的常青树。2002年,公司原创A-F段风险控制体系,此后被行业广泛采纳,奉为经典。这套体系将业务操作全过程分解为模块化、分段式作业,真正解决了在融资租赁这个高风险行业的生存问题。公司于2003年率先推行的按行业分工开展业务的模式,为融资租赁业奠定了业务开展的基本范式。其创立的一套融资租赁运营机制和体系,成为融资租赁业广泛效仿和借鉴的标本。作为行业人才高地,公司培养和溢出的人才也成为这个行业举足轻重的专业力量。
在产业方面,公司作为中国金融行业中最早以产业视角开展金融业务的公司之一,在产业运营端不断深化。公司通过按产业分工布局业务,扎根于若干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系统性地服务于产业客户,与广大产业客户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产业中重要的金融资源提供者。从产业视角开展业务,对行业的风险更容易把控,有利于运营效率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客户资源的整合。长期以产业视角开展金融业务,为公司后来“金融+产业”的布局奠定了基础。
目前,公司围绕九大重点行业,开展金融和产业业务。通过原有金融业务建立的客户关系群,不断拓展新的服务项目,向产业领域不断延伸。将金融和产业有机、有效结合,最大限度发挥整合优势,形成独特的价值发现和增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