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2019年的项目,被租赁自媒体拉回人们的视线。
其最大亮点是租赁物:10颗卫星。
“2019年5月,长光卫星把名下已发射12颗商业遥感卫星中的10颗出售给九银租赁。这些包括光学A星、视频01-06星、灵巧技术验证星、光谱01-02星在内的10颗卫星,账面原值7.4亿元,净值约6个亿,均在五六百公里天外的太阳同步轨道运行。”
关于该租赁项目的明细和租赁物背后的故事,欢迎移步友军公众号阅读。
该篇文章也被朋友们转发到多个租赁杂谈的社群里,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现将相关讨论内容节选要点如下,供读者们参考并加入思考。
关于租赁物
资产管理人员1:“承租人一句:没钱还了,要不你把租赁物取回去吧?”
业务员X总:兄弟们也不能说,“要不你把租赁物取回去吧。”卫星这个东西其实相当于期限比较短的不动产,和高速、燃气、污水、乃至大楼做租赁物(不考虑政信)的逻辑是一样的,能产生收益和正现金流,一样不能搞个取回动作,但产权可以转移。只是,长光这些星吧,能不能挣钱就不好说了。
资产管理人员1:这方面X总是专家。我只是表达,出租人对资产大概毫无管理能力。这个项目的终极问题:金租怎么做资产巡视?X总
业务员X总:哈哈,这倒是真的。
业务员2:卫星跟其他租赁物一样嘛,做了这么多年的道路管网,谁见过城投还不起钱了,哪家公司真把路挖了的。
风控1:别考虑租赁物取回了,还是得看第一还款来源。
真租赁拥趸者1:在我的概念里,真正的租赁形态基于:1)“物”本身是否产生价值(间接产生也算,比如卫星的民用功能);2)“物”的可控性(上天的玩意儿怎么控制);3)没有(!)回购担保!4)权属清晰(大楼-所有权(一般)不转移,就是抵押的概念;管网-公益资产)
业务员X总:第一条,第二条都没有问题,遥控嘛,比如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一个电话就行了。回购担保就是借贷理念了。
真租赁拥趸者1:X总,我要嫦娥(卫星),你打电话给我整回来行不?
业务员3:满足1的情况下,2的控制不一定是“够得着”,通过系统控制状态,外加权属清晰可转移,基本能解决控制的需求,不一定是让设备停止运行收进仓库才叫控制吧。
业务员4:天上的东西,出租人不能控制,承租人一样不能控制,又不怕他拿去卖了,也不用维修,有信息跟地面联系就是正常,没信息联系就是灭失了走保险,个人认为比飞机还简单些。
风控2:目前的技术手段基本不能修是真的。
业务员5:修理不是出租人承担吧。
资产管理人员2:这东西放家里没用,也没法做二手货再处置。
资产管理人员3:卫星上去了就回不来了,我以为在马斯克之前,人们都没怀疑过这个?
业务员X总:技术角度讲资产巡查也是没有问题的,卫星是否健康其实近乎实时收到监控,就像风筝一样,始终有条无形的线牵着。
小商租朋友:价值太高,要不起!
结语:大家放过卫星吧,它的参与只是为了形式上满足一下租赁合同而已。
关于业务本质
真租赁拥趸者2:租赁物本身是荣光,但做这个租赁项目并不光荣。
法务从业者1:绝大多数卫星的终极归宿是太空垃圾,从这个角度看可否理解这样的融资租赁合同本质上“名为租赁,实为借贷”?
风控2:本质上看,做卫星回租和做榴莲回租是一样的。都是类贷款的模式,别扯上融资租赁。
风控1:实际上,一直以来,金租扮演的,就是能够提供中期贷款的银行的角色。
风控2:同意,金租就是银行体系的一部分。
风控3:所以说道路管网跟卫星作为租赁物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卫星背后没有国家信用。
业务员3:肯定有人参省的信用。
结语(某风控):影子银行,句号。
关于承租人
风控1:目前几乎所有的商业航天公司都不挣钱,因此也都不适合做租赁。当然,那些做债股联动的租赁公司除外。
风控2:据说有些商用航天公司已经发不出工资。另外听科学家说过,目前商用航天能打的很少,很多做的也就是玩具水平,这个咱也不懂。
业务员X总:赛道这么拥挤,有发不出工资的很正常。马斯克的资金链也差点断掉过。不过,未来的种子就在这里面,这一点,我坚定看好。
业务2:商用航天,很多是骗战投和骗补贴的,现在能打的并不多,最后很多都要充当炮灰,这是国内特色。
业务3:不管是租赁物还是交易本质,一些租赁公司参与商业航天公司的融资项目,奔的是债权联动要点股权去的。
结语(某业务员):不要这么认真,这些问题你以为金租不知道吗?
分享结束,大家可以放过卫星从500多公里外回来了。毕竟比起卫星被别人家做了租赁,2021年的租赁物在哪里、KPI怎么完成,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