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来稿 | 租赁打工人,你们内卷了吗?

  
 
  现在特别流行内卷这个词,先有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国家层面要内循环可能带来的内卷;后有孩子教育方面,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各种让人焦虑不安带来的内卷。从工作到生活,“内卷”无时无处不在被使用着。
 
  笔者特地百度了下这个词的意思,准确来说是由美国人类学家Clifford Geertz提出的,“内卷”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如果这个概念难以理解的话,那么他给的例子更容易明白些:农民在人口压力下不断增加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劳动投入,以获得较高的产量。然而,劳动的超密集投入并未带来产出的成比例增长,出现了单位劳动边际报酬的递减,这种现象就叫“内卷化”。
 
  简而言之,“内卷”就是投入更多了,边际效应递减了。
 
  看到这里,租赁朋友们有没有感同身受?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加班更多了、付出更多了,压力更大了,但薪酬却没有增加的迹象,有时候还会有一种暗戳戳的想法:在这种行情下,有现在的这样一份工作,颇为珍惜的意思?
 
  恭喜大家,我们的租赁行业也内卷了。
 
  先说付出层面。
 
  除了头部租赁公司,配置了一定比例的飞机船舶租赁业务,绝大部分租赁公司都在同质化竞争着,靠融资期限、融资比例、价格几个要素来拼抢业务。年末了,各家都到了总结的关键时刻,几家欢喜几家愁,小算盘拿出来都要打一打:股东下达的任务完成了木有?如果没有,最后几天能最快地完成哪几项?
 
  在这个大环境下,笔者发现市场上为了降低价格、符合客户的要求、实现尽快提款的目标,出现了很多期限短、价格低的项目,这对于各家银行系租赁公司来说,无疑是冲规模、完成年度指标的重要法宝之一。在这样的指挥棒指引下,客户经理端不断地挖掘业务机会、写尽调报告、完成报批流程、合同放款流程;而公司中后台则工作量也不断加码,“来件加工”业务量明显上升。
 
  再说收益方面。
 
  短期看,这样的行为是有效的,立竿见影、肉眼可见的。但是短期业务带来的后果就是每期摊还的本金增大,公司回款量大,即使采取了不等额的摊还方式,在后面可能加速还款,业务规模掉下去的更快。一整个循环下来,前、中、后台所有的人员都像不停跑动的小仓鼠一样,拼命向前奔跑,才能完成公司的指标,保住现有的薪酬水平。否则,股东给的指标没有完成,公司如何向股东交代?员工如何要求公司升职涨薪?
 
  最后说说租赁业务配置。
 
  笔者在从业过程中,见过三五年就到期的、处于折旧末期的生产线设备,这样拿过来做1-2年的事情有;也见过全新的公交车,本身7-8年的使用寿命期限,融资顶格给到使用寿命的,各家对其期限的把握尺度也不尽相同。对于飞机、船舶这类使用寿命长、单体价值高、具备一定流通性的租赁物来说,如果做融资租赁,那么每年摊销归还的本金要慢的多,从公司层面来看,规模下降压力也小得多。
 
  本篇文章不准备讨论飞机、船舶租赁的市场行情,也不是招呼大家all in。只是对租赁行业目前的拼数量、拼人力的情况有所感慨。
 
  现在股市站上了3300点,周围的股民也多了起来,有时周末溜娃,公园里锻炼的大爷都在谈论买易X达老牌基金这样的话题,包括笔者自己在内的股(韭)民(菜)都知道高抛低吸,但总是追涨杀跌。
 
  套用到租赁领域,现在航空运输业受到重创、航运低迷的情况下,能否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配置一些风险(低)收益(低)匹配的压舱石资产,算不算一种抄底?即使没有抄在最低点,是不是也能降低一些指标压力,缓解下“租赁内卷”的情况。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