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在外资租赁公司工作是什么样的体验?(业务篇)

  中国加入WTO后,拉赫兰顿、德益齐、西门子等外资公司纷纷在中国成立租赁公司开展业务,成为国内融资租赁行业一股股清流。
 
  时至今日,外资租赁公司只是中国一万多家租赁公司(含不明数量僵尸公司)中一撮小众的存在。对于多数租赁民工来说,在外资租赁公司工作是什么样的体验,还是个谜。
 
  租赁杂谈今日起推出系列内容,带您一探究竟。
 
  在外资租赁公司工作是什么样的体验?
 
  业务篇之《雨田先生访谈实录》
 
  就此话题,我们采访了曾供职某著名外资租赁公司业务岗位、也是租赁杂谈常驻写手之一的雨田先生。
 
  雨田先生融资租赁从业十余年,期间在某外资租赁公司工作过约5年时间,目前是某不知名小微商租业务总监。
 
  为行文需要,本文虚构了诸多看似真实的内容,请勿对号入座。
 
  问:如何评价外资租赁公司的业务开展?
 
  雨田先生:外企是(表面上)最讲究创新却又接受不了中国式创新的地方,外资租赁也不例外。
 
  业务开展上,外资租赁公司的业务是中规中矩的,业务开展和风险管理的基本逻辑需要和总部一致,比如:某外资租赁公司(封面图有相关线索)多年来一直都不能做个人业务、不能拿地产抵押、不能做飞机船舶、不接受回租车辆抵押。另外还有诸多所谓的创新类项目一一均以破产告终。
 
  中国式风险的存在,老外的逻辑管理不来,比如水土不服已经撤退了的DLL,还有近期以一美元出让给柳工的赫兹设备租赁。
 
  问:外资租赁,对英语要求高吗?
 
  雨田先生:高,很多文件都是外语:包括各种自上而下传递的政策指引文件,以及风险评审报告。
 
  但也不算高,很多像我这样做业务的,不怎么会英文也一样活得好好的。因为有我们这般存在,在外资租赁公司里都会有英文较好的中后台同事帮忙处理一切,成为我们和老板们交流的桥梁。
 
  举个例子,在我的工作中,我把我的工作完成了传递给中后台,后边内部流程上就没有我什么事了,需要我做的事情(比如一次次、反复、再三地来回澄清风控的问题)中后台同事会找我。
 
  而我最常给他们发的邮件是这样的:把一堆附件附好后,邮件全文只有三个字母加一个标点:"FYI."
 
  不夸张地坦白:FYI全称,我至今仍拼写不出来。
 
  问:外资租赁,什么事情让你印象最深刻?
 
  雨田先生:流程化管理。
 
  流程清晰严谨,前线业务只需要提交资料和报告给中后台就好了。只要能搞定外部客户,其他的事情都不用操心。
 
  真心感受到,自己只是外企庞大机器里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对了,大老板也只是一颗尺寸稍大一点点的螺丝钉。(↙这是一个不接受反驳的句号)
 
  问:外资租赁,什么事情让你最难忍受?
 
  雨田先生:邮件文化。
 
  在外企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麻烦你给我写个邮件确认一下。”
 
  项目遇到着急的事情,即便我在踢球也得带着手机准备随时被迫暂停下来回复个"OK",感觉倍儿有面子。
 
  那几年里,一般到了月底,朋友们都不愿意找我一块踢球。
 
  说到底了,就是推卸责任的文化。谁也不敢说了算,谁也不想说了算。
 
  问:外资租赁,什么事情和外面很不一样?
 
  雨田先生:在外企,做事情靠自律。因为上面有提到过,你不好好做,流程也会推着你应付着处理完。
 
  在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工作的五年里,我没有上过一次项目评审会、不用录系统、不用出合同、不用写日报周报月报,甚至没有业绩压力......感觉不要太爽了!这一点大概是与其他类型租赁公司最大的不同。
 
  后来也是因为居安思危,怕那么混把自己养颓了,于是换了现在这个工作。如今恨不得一日打三次卡,后悔得不要不要的,mmp!
 
  最近想动动地方了,有招人的朋友麻烦给推荐一下工作机会。这是我的名片,请多指教:
 
  个人优点:能吃苦、能喝酒、还不贵。
 
  问:外资租赁,什么事情是和外面又很一样?
 
  雨田先生:毕竟做的都是融资租赁业务,展业逻辑还是类似的。在外资租赁公司里,业内常发生的很多矛盾在外资租赁公司也都存在(比如你现在脑子里可能联想到的:业务与风控互掐并多数以业务失败告终)。
 
  另外,还有一点很一样:天下乌鸦一般黑。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权力的地方就有人寻租。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