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曾经在2019年年初的新年预测中做出预测:2019年互联网系融资租赁公司倒闭30%以上,五年以内倒闭90%以上。年底盘点基本验证了2019年的预测。
参考资料:【原创】汽车以租代购2020年五大预测
去年陆陆续续有几十家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倒闭或面临倒闭,很多朋友都很疑惑,这些互联网公司要流量有流量,要资金有资金,为什么做不好汽车以租代购,最后到了关门倒闭的境地?
老黄就给大家聊一聊这些公司存在的问题,看看我说的对不对?
一、企业定位错误
国内汽车以租代购的专业人才极度稀缺,所以互联网系融资租赁公司的核心团队要么没有汽车金融相关人才,要么是以汽车金融公司或者售后回租业务高管当做以租代购专业人才去使用。
汽车金融公司主要经营的是汽车消费贷款业务。
国内售后回租为主要业务的融资租赁公司,90%都是以回租为主营业务,尤其国内的回租99%都是“假回租”(明租实贷)。但是这些从业者想当然的以为直租也差不多。
融资租赁直租是以租代购主要的业务形式,汽车消费贷款和售后回租是汽车消费信贷的两种主要业务形式。
其实以租代购和汽车消费信贷天壤之别。汽车消费信贷是现金交易,以租代购是物品交易,基本逻辑都不一样,后面所有的逻辑都是不一样的。
国内的互联网融资租赁公司一般都把自己定义为汽车金融公司,业务模式一般都是照搬的汽车消费信贷的业务模式,用汽车消费信贷的企业定位去做汽车以租代购,根本就是企业定位错误,造成的结果自然是企业关停倒闭。
网上看到,很多人认为融资租赁公司面对的市场是饱和市场、是红海市场、是竞争激烈市场,主要原因就是这类融资租赁公司一直从事的都是“假回租”业务(明租实贷)。
他们的是市场竞争对手是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售后回租的融资租赁公司,他们面对的市场客户群体是汽车消费信贷的客户群体,是国内2017年就达到35%市场渗透率的饱和市场,看似确实是红海市场,其实这属于典型的企业定位错误。
而真实的汽车以租代购市场渗透率不足4%,对比国外平均30%以上的以租代购市场渗透率,远远达不到饱和,远远不是红海市场。
参考资料:【原创】汽车金融到底是蓝海还是红海?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二、客户群定位错误
近两年总有以租代购从业的销售人员问我,有汽车金融客户不选择汽车以租代购,主要理由就是收费高和所有权问题,怎么办?
我想告诉大家:以租代购两大类客户群:信用次级和追求个性化服务。那些单纯关注收费的客户本来就不应该是咱们以租代购的客户群体!
很多融资租赁企业到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客户群体。
看见贷款客户就以为是自己的意向客户,结果搞得成交率极低,以为是业务模式有问题,其实有问题的是企业销售人员本身,企业没有准确定位自己的客户,把时间都浪费到了汽车消费贷款的客户身上!
以租代购和汽车消费贷款面对的是不同的客户群体,两者不同的客户群体之间的重合度大约只有15%-20%!
企业客户群定位错误,必然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工作效率一定会比较低下,长久下去,必然会导致企业关门倒闭。
三、产品定位错误
绝大部分互联网系融资租赁公司,都把公司的产品定义为汽车消费信贷产品,这是典型的产品定位错误。
为了方便对比,通过汽车以租代购和汽车消费贷款的方式购买车辆,对比一下产品差异。
汽车消费贷款提供的是单纯金融业务,而汽车以租代购除了金融业务,还会提供很多汽车消费贷款无法提供的服务,例如,购置税办理、保险办理、上牌等等,同时汽车以租代购还具有首付低、方案灵活等特点,所以汽车以租代购的收费和所提供的的产品和服务是要匹配的。
以租代购行业最大的问题是现在的融资租赁公司,不知道自己的明确定位,只知道和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去比价格,不想着如何提升服务。如果和汽车消费贷款的服务内容一样,并没有提供客户需要的服务,那么凭什么要求客户付出更高的费用?
产品定位错误就会造成产品和客户的不匹配,客户需要的是个性化服务,而企业提供的是标准化服务,自然就会提升业务难度,造成效率低下,直至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关门倒闭。
举个例子,定位错误就像给一个喜欢吃甜食的人拼命推销辣椒一样,时间精力花费很多,却效果不佳。
四、渠道定位错误
因为上面的企业定位或者产品定位的错误,可能就会导致渠道定位错误。汽车以租代购客户群是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客户群体,那么更多的就需要服务机构的支撑,所以就需要直营门店为客户提供相对应的服务。
互联网系融资租赁公司绝大部分采用的是加盟模式,加盟模式的服务能力是有一定欠缺的,因为加盟店更多的是追求交易利润,追求短期效益,会影响客户服务质量。
以上四个问题即可能相互关联,又可能单独存在。但是国内的互联网系融资租赁公司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其中的几项,这也就是互联网系融资租赁公司陆续倒闭的原因。
不知道您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欢迎留言交流!